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工业固废评论正文

【评论】污泥处理:“上天”不易“入地”也难

2014-11-10 10:36来源:建银城投环保微信关键词:污水处理污泥处理污泥堆肥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与“污泥入土”相对应的是“污泥上天”的处理方式,但其存在问题也愈加明显。

“污泥焚烧不仅消耗大量能源,也产生大量细颗粒飞灰。”张悦说,“污泥里面的重金属都到哪去了?要么在大气,要么在飞灰,要么就在工厂里面。”

难题三:谁来买单?

据记者了解,不仅是民营小企业,包括北控集团、金隅集团、上海排水集团等国企,以及象得利满技术公司、威立雅公司等外企,市场也并不景气。很多企业一年只有一个污泥处置的新项目。

究其原因,市场的冷淡是由于污泥处理成本较高,而污水处理厂并没有这样的资金可以投入。

记者了解到,《“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虽开出污泥处理处置投资347亿元的大单,但谁来买单、谁是污泥处理处置服务的付费主体等一系列问题依旧不明。

目前我国多数城市征收的污水处理费,由于征收标准较低,往往连维持污水厂的正常运行都有困难。污泥处理费未开征,运行资金没有着落,使得部分污水处理厂有意无意地将污泥处理的责任旁置。

“在缺乏清晰的行业付费机制的情况下,被热炒的市场预期和投资预期无法从根本上改善污泥企业的生存困境。”胡峻铭说。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院长张益认为,“治水不治泥,等于白治理!”已在业内达成广泛的共识,但“治水又治泥,费用谁来理?”并没有从机制、法制和费制等源头上得以解决。

三招能否迎来“艳阳天”?

针对这些情况,多位专家提出了几种可以克服这些矛盾的方法

第一招——水费提高几分钱、污泥处置全到位。专家认为,政府作为污泥处置主体,原来要考虑征地、运输、运营等多项费用,如果能采用就地处理模式,将可省去上述各项费用的投入,进行合理的价格测算后,可直接将污泥处理费用包含在污水处理的吨费用中予以适当调整,政府将污泥处置主体转移给企业后,只要承担监督管控职能。

第二招———政府定规则、企业来唱戏。专家建议,可以改变污泥处置投资、运营模式。政府应当从污泥处置的投资、运营的重负中解放岀来,把污泥处理处置权真正交给市场。可实行BT(建设-移交)模式并选择工艺路线,政府制定市场准入规划,确定污泥不出门处置的环保要求、投资限额、运营费用等,企业先投资运营一定期限,经环保检测和经济测算,达到BT要求后移交、结算,反之由项目承接企业自负投资损失。

第三招———环保部牵头制定“三同时”政策。明确规定在污水处理厂建设过程中,污泥处置设施必须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交付使用,不然不通过环境评价,不开展环保验收;并在以后的运营过程中,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加强日常监管力度,防止“治水不治泥”或“重水轻泥”的情况发生。

据了解,我国正抓紧编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其中重点对工业废水提出要求,有望使污泥处理处置产业迎来“艳阳天”,政策的出台将推动污泥处理处置产业发展,并将推动环保项目进一步产业化。

原标题:污泥处理:“上天”不易“入地”也难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污水处理查看更多>污泥处理查看更多>污泥堆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