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工业固废评论正文

建筑垃圾处置为何进度缓慢?

2014-11-18 09:43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张聪关键词:垃圾处理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再生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根据《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3年实施方案(2013~2015年)》,北京计划到2015年之前分别在大兴、朝阳、房山、顺义、海淀、石景山、丰台等区县新建6座建筑垃圾处理设施。

距离预定目标的时间已过大半,然而,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除大兴区项目处于环评阶段外,丰台、朝阳和海淀3个项目仍处于选址阶段,位于石景山首钢厂区的建筑垃圾处理项目由新建变为改造,房山项目进度更是缓慢。

不仅北京市如此,全国各地也都面临着建筑垃圾处置设施进度迟缓问题。城市建筑垃圾问题日益突出,而处置设施却始终进度迟缓,是因为现有处置能力足够消化产量,还是这中间有其他缘由?当前,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建筑垃圾处置设施面临的规划难、选址难、回本难、监管难等,最终导致各地建筑垃圾资源化设施建设进度迟缓。

政府推进设施建设,依然选址难

处理建筑垃圾易造成扬尘、噪音等二次污染,对设施处理能力有要求,项目选址有限制性,还牵涉土地规划和市政规划等

据统计,目前北京市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约4000万吨,涉及建筑工程、市政道路工程、园林绿化工程和各种维修、拆除工程等。

目前全市仅有1座建筑垃圾再生处理厂,年处理能力约120万吨。记者了解到,为保证建筑垃圾得到正常处理,自2011年之后,北京市出台了多项建筑垃圾处置鼓励政策,如,为项目的建设提供土地,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生产的再生产品进行补贴,上调建筑垃圾处置费等措施,试图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化发展。北京市各相关部门也多次举行建筑垃圾综合管理专题协调会或座谈会等,以促进建筑垃圾处理项目的进展。

但事情进展得并不顺利。“处理建筑垃圾易造成扬尘、噪音等二次污染,对建筑垃圾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也有要求,而对项目的选址有限制性要求,再加上北京土地资源本来就紧缺,这其中又牵涉到土地规划和市政规划等,项目推进起来难免会有困难。”北京建筑大学教授陈家珑向记者表示。

一位业内人士也认为,一方面建筑垃圾产生量与处置能力之间存在巨大缺口,简易填埋和露天堆放会加剧污染和浪费;另一方面,推进建设垃圾资源化处理设施又困难重重,选址、规划、环评等前期手续复杂难办,项目建设进展迟缓。这一现状对建筑垃圾的规范运输同样造成了影响,若处置建筑垃圾的末端无法打通,建筑垃圾处理还是只能走老路,扬尘、遗撒、偷倒乱卸的现象依然频发。

再利用产品附加值低,投资回报难

再生产品的制造成本一般要高于用新的天然原料制造的产品,使企业从中难以获取利润,没有建立起完整的投资回报机制

建筑垃圾一般无法直接利用,必须进行分拣、分类堆存、分类处理才能利用,用建筑垃圾做混凝土骨料必须破碎、筛分分级、清洗堆存。而且,目前建筑垃圾还无法全部利用,只能利用其中一部分,对于那些分拣出来而不能利用的部分或经破碎筛分剩余的部分,清洗污水的处置问题也需慎重研究。如果因处置不当而不能利用,就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原标题:建筑垃圾处置为何进度缓慢?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处理查看更多>建筑垃圾查看更多>建筑垃圾再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