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节能余热余压访谈正文

实现碳排放见顶路径何在?

2014-11-20 09:28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刘潇艺关键词:碳排放碳交易碳交易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社科院—国家气象局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联合实验室认为,面对这一形势,未来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应当从人口、社会、经济、空间结构、技术等多个维度,融入低碳理念,进行科学规划,减少城镇化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尽早实现我国碳排放峰值的到来。

2030目标能否实现?

减少煤炭需求的根本还是要提高能源效率,能源和环境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

“中国谈转型,就好比一艘巨大的轮船调头,从决定调头到开始有动作需要一定的时间。中国的经济体量很大,能源强度、碳强度还很高,能源效率却不高,中国的碳减排有很大空间。如果想在2030年达到排放峰值,现在就需要开始行动。”杜丹德向记者解释。

从我国的产业结构来看,目前高污染、高能耗、高水耗的产业还占主体地位,但在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未来产业结构会继续减重。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说:“根据学者的测算,到2020年左右,中国钢铁、水泥等行业的产值会达到峰值,也就是说,来自重化工行业对煤炭的需求会在那时达到顶峰。耗能大户的煤炭需求已经见顶,全社会对煤炭需求的增长也就没有了空间。”

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的数据,2013年,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为67.5%,创历史新低。在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随着节能减排政策陆续落实,煤炭和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消费量将不断下滑,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将持续深入。

“减少煤炭需求根本还是要提高能源效率。”杜丹德认为,能源的价格还必须体现所有的成本,包括环境成本,这样才能让企业在利益驱动下减少化石能源使用。煤炭需求量下降,这就为碳减排留出了空间。

替代煤炭的清洁能源技术也在扩张,风电行业回暖,光伏行业风生水起,核电不断发展。在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的倒逼下,清洁燃煤技术和污染减排技术也有了十足的进步。

现在,我国每年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超过整个欧盟。如今,中国已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光伏产品制造国,并超越美国成为最大的风能生产国。传统“三高”行业领域,在继续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加快对留存产能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也为达到峰值提供了可能。

此次中国提出的碳减排目标,强调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加快清洁能源替代传统非化石能源对于碳减排战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非化石能源占我国能源消费的比重约为9%,要实现到2030年达到20%左右的目标,其中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以水电、核电、光伏和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将在政策合力驱动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但是,削减燃煤消费并代之以清洁能源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意味着在控制新增碳排放的同时,减少存量排放是务实之举。《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也提出,技术创新对于降低当前减排技术成本至关重要。智能电网、能效、温室气体数据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应当加紧开展。对此,以碳捕获、碳封存为代表的碳排放后端处理被提上议事日程。

杜丹德认为,能源和环境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能源政策会带来相应的环境影响,环境政策也会影响能源的使用,在政策制定时应当将二者统一考虑。他用电价政策举例说,电价高低会影响煤炭使用、资源分配等方面,进而也会影响污染物排放和环境。

“绿色供应链也是能够提高企业能效的一种手段。个人和企业通过选择不同的生活、生产方式,都会改变能源消费状况。”杜丹德说。

碳市场为何没啥反应?

总体利好,但对市场暂时没有直接刺激,长远来看会推动碳市场发展

在中美发表这一声明的同一周,我国7个碳交易试点中,除重庆市场无成交外,各个试点的价格走势平稳,中国宣布2030的碳峰值目标对市场没有显现出直接的刺激作用。

原标题:实现碳排放见顶路径何在?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排放查看更多>碳交易查看更多>碳交易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