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工业固废评论正文

中国国际环保技术转移路在何方?

2014-11-26 08:52来源:中宜环科环保产业研究作者:史方标 张梅杰关键词:垃圾焚烧环保技术环境保护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这些环保公约,涉及到了国际社会分担的问题。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不仅需要发展经济,也需要顾及环境问题和经济发展问题的平衡性。公约里,说缔约的发达国家有义务为发展中国家在履约当中提供技术援助。但是这些机制并没有实质性的保障,我们今天的大会报告里也提到了,目前大量的环境技术专利在国外都是被私营公司承办的。尽管政府承诺去做技术援助的工作,但是真正的技术核心要点,特别是这些技术的实践经验,都是由这些私营公司所有,因此可获得性非常差,至少在公约履约层面来说。技术转移受商业利益驱动,单一的援助性的性质非常难以实现。同时,我们刚才说的一系列的技术环境问题,技术研发有它自己的生命周期,如果我们从今天开始等待,等我们国家相关的科研院校,等我们的产业去做科技研发,尽管政府能够提出相应的政策驱动,但在市场驱动力不够的情况下,或许真的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实事求是来说,目前我们国家很多宏观的、常规的污染治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行为,要想让整个行业产业当中的从业者聚焦到新兴环境问题解决上也是非常困难的。这样来说,想让我们的自主研发在短期内获得突破,实际上不容乐观,这也是我们在很多国际、国家公约履行当中不得不面临的挑战。

技术转移中心的主要工作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现在正在做的新尝试。尽管清华大学现在已经有履约区域中心,但是我们还是希望站在为我们国家履约服务的角度上来做更多的事情。在2011年的最后一天,我们跟对外合作中心、清华大学、还有联合部的组织一起做了履约的技术中心,这个中心不光是我们要为履约做渠道、桥梁,而且可以做更加实际的工作——为我们国家履行公约做引进开发工作。这个中心重点的研究技术方向,包括刚才提到的部分重点减排技术,这是目前国家面临最困难的问题;还包括新型非焚烧处置技术,以及新的替代技术,比如刚才我们说到的溴代阻燃剂的淘汰,这是整个中心目前重点考虑的技术。整个技术中心希望发挥的作用是,分析技术持有者的技术状态,以及技术需求方或者说是应用市场的需要。我们建立了一个数据库,这个数据库近期正在完善当中,可能在12月初就能够上线为大家提供服务。网络平台方面,我们构建了减排技术网,由专家团队在消减技术提供咨询服务,刚刚说到的技术数据库也会在这个平台上展示。另外,我们在每个季度会编制相应的技术简报,发放给履约相关的部门和相关的行业协会,包括一些感兴趣的企业。

实际上从2012年开始,我们在国际层面、区域层面和国家层面都组织了大量的交流会议,超过20场的论坛,超过300人参与其中,包括亚太区和东南亚国家都参与到培训中来。同时我们提供更加细致、落地的服务,对政府和相关的管理部门提供技术调查、相应的物质调查和风险分析,物质技术管理以及策略,相关的技术活动等服务。对于产生污染的企业,对产生污染物的工艺做细致的调查分析,为他们提供减排、控制的咨询服务,因为有研究机构,我们还能够接受他们的委托做一些定向的研发服务。

对于一些技术的提供者,如果他们希望在这个平台上有所施展应用,我们也会为他们提供商业市场的分析,并且促进在整个市场上的推广,实际上有点类似于技术包的应用,协助他们在本地落实技术包。此外,我们还跟联合国公发组织,跟环保部对外合作中心一起,协助他们开发更多的示范项目。这些示范项目都在公约机制下得到了一些资金支持,在开发和执行的过程中,都会为我们引入一些新兴环境问题上的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在中国如果最终能够得到示范,将有力地促进一系列技术在今后的应用。

我们不仅面临国内开展技术促进的合作,因为我们是公约层面的区域中心,也可以通过公约秘书处,以及国际的资金渠道开发一些区域性合作的项目,当然目前的服务对象就是东南亚的国家,也可以通过区域中心的平台,协助我们国内的环保产业和企业把行业技术推广到东南亚地区。

原标题:吴昌敏:中国国际技术转移路在何方?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焚烧查看更多>环保技术查看更多>环境保护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