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节能工业节能评论正文

大型公共建筑节能困局

2014-12-17 08:51来源:北京青年报作者:张莹关键词:建筑节能节能减排北京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4年4月,他所在的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发布了一份题为《用对标与公示撬动建筑节能市场 ——纽约等城市国际经验的启示》的报告。在报告中,美国的纽约市成为了一个被重点解剖的研究对象。

在2007年以前,这座国际化的大都会有80%的温室气体来自于大型公共建筑的耗能,是全美平均水平的两倍。为此,纽约市长曾亲自动议,要求市长长期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办公室牵头负责解决这一问题,并请来纽约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学术团队作为技术支持。

最终确立的改革思路是——依靠立法强制大型公共建筑能效对标和公示,以督促表现不佳的建筑进行改造,提高能效。《报告》称,纽约市政府会将这些信息在政府网站上发布,并在最初3年每年针对对标过程和对标结果发布报告。

某种意义上,数据的公开让节能成为了看得见的竞赛。一次研讨会结束后晚宴上,来自美国的一位参会者向潘支明讲述了数据公示的影响力。这位负责人告诉潘支明,他们曾在全世界范围内,用问卷的形式调查过到底什么因素更有利于促使业主节能的行为变化,结果发现,即使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节能政策之下,“同类业主之间能耗排名”的影响力,均超过了“资金的回报。”

“对比纽约市第一年和第二年的对标结果,参与评比的建筑得分平均值已经从64分提高到了67分。”潘支明团队发布的报告中写道。

潘支明告诉记者,在中国,这种改革思路尚没有进入政策层面的考虑,而首先面临的困难就是数据的公开问题。“2000年以前,想了解一栋大楼能源消耗量是多少,很少有人说得清。直到学界开始关注以后,有关部门才开始关注和介入。”江亿回忆道。2004年,国家计划修订《节约能源法》的时候,江亿就曾两次写信给国家相关部委,建议公开大型公建的能耗数据。

直到2007年,这一问题终于被提上桌面。在有关部门的公开文件中,明确提出将在25个示范省市建立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能耗定额制度。

除了上帝以外,任何人都要拿数据来说话

7年过去了,令江亿失望的是,作为第一个建议公开建筑运行能耗数据的学者,他自己尚且未拿到过任何能耗监测数据。据统计,截止2012年底,全国已经累计完成四万余栋公共建筑的能耗统计,但其监测数据却依然以神秘的姿态示人。

原标题:大型公共建筑节能困局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建筑节能查看更多>节能减排查看更多>北京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