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察报道正文

贵州贵阳:七年探索路 打造环保“绿色司法”模式

2014-12-17 13:21来源:贵阳新闻网作者:李春明关键词:污水处理污染治理贵州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日,贵州省一例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尘埃落定——三家被告企业将按照专家提出的技术方案进行污染治理,并在今后一年的生产中自愿接受基金会的环保监督,确保达标排放。

“探索创新,永远都是环保法庭的前进指向标。”清镇市人民法院生态环保法庭庭长罗光黔说。上个月,环保法庭迎来了它的“7岁生日”。“环保法庭的成立,本身就是全国首创,没有任何现成的经验可借鉴。7年来,环保法庭在累积个案经验的经验上,不断探索和创新环境公益诉讼、第三方监督、生态补偿等创新路径,致力为贵阳、贵州甚至全国的环保司法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开创环境公益诉讼先河

环境污染案件中,往往会出现污染问题客观存在、但又没有具体受害人的情况,如何通过法律手段解决这一问题?忆及往昔,罗光黔说道:“理论界、司法实务界都有人提出,可引入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利用环境公益诉讼来促进被告采取措施、承担民事责任。然而,当时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公益诉讼制度在我国也尚未开展,仅有个别法院受理过此类案件,贵州省尚属空白。”

2007年,贵阳市两湖一库管理局作为原告,起诉位于安顺地区平坝县境内的天峰公司,要求其停止排污侵权。环保法庭成立后接到的第一个案子,就让法官们不得不面对“环境公益诉讼”这个在学界还存在争议的大难题。

在市两湖一库管理局的诉状递交到环保法庭后,环保法庭没有在主体问题上进行过多的苛求,及时进行受理并安排开庭。贵州省首例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就此诞生。随后,贵阳市生态环保法庭又陆续受理了一系列环境公益诉讼案件。

案件经验的不断累积,使环境公益诉讼立法得以实现。

2010年,贵阳在国内率先出台《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这部地方性法规提出,构建“政府主导、司法推进、公众参与”的生态保护新格局,培育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环保公益组织和众多的环保志愿者队伍。依托《条例》,市中院顺势而行,司法实践先行一步,出台《关于大力推进环境公益诉讼、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受理国家机关、环保组织乃至志愿者个人作为原告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由此,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原告主体范围不断扩大。

第三方监督确保整改有效

“环保审判的主要目的不仅在于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更重要的是通过审判,让排污企业整改并修复环境,实现环境和经济的双赢。”对于环境司法保护,罗光黔有这样的理解。

2011年,中华环保联合会以贵州某乳业公司超标排放污水为由,将其诉至环保法庭,要求判令被告立即停止超标排放污水,修复环境并赔偿损失。诉讼中,该公司立即采取措施,停止向外排污,并投资数百万元修建了新的污水处理设施。在此前提下,原被告双方达成和解。

同时,为了让该公司能在今后生产中更加自觉使用污水设施,不再污染环境,环保法庭创新性地引入由第三方对被告进行监督的新措施。2012年8月14日,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中华环保联合会和该公司签订《环境保护第三方监督协议》,由第三方对该公司污水处理运行及今后可能导致污染的问题进行监督,并由该公司支付相应监督费用。

通过在线监测的数据表明,目前该公司外排废水COD、BOD含量均已达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建设了雨水和污水分流沟渠,并修建新的污水处理设施。

用罗光黔的话来说:“第三方监督可在最大程度上保障监督工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公众参加环保工作的积极性,使涉案企业置身于公众的监督之下,保证法院判决、调解的执行不落空。”

原标题:七年环保法庭探索路 打造贵阳“绿色司法”模式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污水处理查看更多>污染治理查看更多>贵州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