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碳交易访谈正文

【专访】中国碳排放峰值可能早于2030年

2015-01-13 13:39来源:能源网作者:王林关键词:碳排放碳价机制低碳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能源报:有人说碳价也可以成为解决气候变化的一种方式,但澳大利亚的碳价政策却失败了,你觉得碳价机制是必要的吗?

Michael Liebreich:与其说碳价机制是必要,不如说是必然的。澳大利亚的碳价政策失败可能是个特例,该国设定的碳价机制最后实际上成了国民和企业的负担。

我认为,澳大利亚的失败是“设计”问题,该国并没有理解该怎样设定合理碳价。从最初的碳税法案,到最后沦为政党竞选的标语,碳价政策在澳大利亚已经失去了真正意义,致使国民对碳价问题诸多非议。

对于碳价能否成为解决气候变化的方式这一说法,我想说,电动车也被视为对气候变化很有帮助的产业,但在英国伦敦,我们认为最有效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行为是走路、骑车、公共交通、在家办公,然后才是电动车。

中国能源报: 中国电力改革已经进行了10多年,目前新一轮电改已经提上日程,您对电改问题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Michael Liebreich:我不是中国电力产业的专家,但从全球多国的电改范例来看,我认为电力改革对可持续能源的发展至关重要,此前以传统化石燃料和核能为主的发电模式需要改一改,未来应该向客户服务方面延展。

而输配电分开的问题,在我看来,本地的配电网络应该进一步优化以服务本地为主,输配分开后可以实现这个目标。如果输配电业务由一家公司运营管理,只能根据所覆盖的供电区域来进行改善和优化,无法为客户提供较高效的电力服务。

中国能源报:BNEF之前发报告称,发展中国家正以两倍于发达国家的速度发展可再生能源,近年来,亚洲、非洲等国在该产业的投资规模明显上升,您如何看待这一趋势?

Michael Liebreich:据我所知,2004至2010年间,全球可再生能源产业投资上升非常快,从550亿美元上升至约3000多亿美元。2011至2013年间,投资开始下降,降幅达到20%至21%,主要是西方国家可再生能源政策变化、光伏成本下降等因素所致。

与此同时,亚洲和非洲成为快速上升的可再生能源市场,2012年,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达到650亿美元,印度和日本也是紧随其后的重要潜在市场。可以说,亚洲不仅仅是带动可再生能源投资的主要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投资市场。

而非洲也朝着最具前景的可再生能源市场前行,南非、肯尼亚、摩洛哥开始日渐活跃,尤其希望依靠太阳能来促进经济发展、带动就业。

在“绿色经济”刺激下,我们推动屋顶太阳能、风能的利用,但无法忽略的是,这些清洁能源存在投资昂贵和间歇性的难题。在我看来,这两点都需要依靠技术解决,间歇性可以依靠储能技术得到改善和提高。

原标题:中国碳排放峰值可能早于2030年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排放查看更多>碳价机制查看更多>低碳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