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访谈正文

【专访】煤制天然气 不应大规模发展为哪般?

2015-01-20 14:54来源:中国化工报关键词:煤制气煤化工污染物排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从废气排放情况来看,煤制天然气替代供热锅炉、电磁炉、机动车的传统燃料等,在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确实可以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而且,由于煤制天然气的排放主要在生产过程,对于终端利用侧来说,使用煤制天然气替代燃煤和燃油,可以大大缓解当地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问题。但对于煤制天然气的生产者来说,却排放了全生命周期中的绝大部分。李俊峰认为:“从降低包括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内的传统污染物角度看,除了替代燃煤发电之外,煤制天然气的环境效益是可以接受的,其中以替代车用燃料为最优,可降低70%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

不过,煤制天然气二氧化碳排放的情况并不乐观。煤制天然气二氧化碳的排放大部分来自生产过程,占到其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的70%左右。从全生命周期来看,煤制天然气的二氧化碳排放高于被替代能源和技术。“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角度看,发展煤制天然气是极为不合理的,其全生命周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其他替代技术分别高出10%~270%,尤其以替代常规天然气发电与车用燃料以及集中供热最为不合理,其排放将分别增加270%、170%和60%。”李俊峰强调。

图为国家首例示范项目年产4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大唐克旗煤制天然气公司现场气化装置,该公司化验人员正在现场取焦油样品。

经济性存在疑问

经济因素方面,2011年以前,煤炭价格高企,煤制天然气的成本在每立方米2元左右,与国内常规天然气价格持平,煤制天然气生产几乎无利可图。从2011年起,随着国内煤炭产能过剩导致的国内外煤炭价格持续下跌和天然气价格迅速上涨,煤制天然气生产成本下降到每立方米1.7元左右,而国内常规天然气价格维持每立方米2.5元以上,煤制天然气的价格竞争优势增强,为中西部产煤地区发展煤制天然气提供了较大的利润空间,成为煤化工行业新的投资热点。

“从经济性分析来看,煤制天然气仅与车用燃料比较时才有竞争力。但是,当前中国和亚洲的天然气是采用日本定价机制,且与油价相联系,其价格水平分别是欧洲的2倍、北美的4倍,如果常规天然气价格降至欧盟水平,或者油价大幅下跌,再考虑可能的碳税等因素,煤制天然气相对于车用燃料的比较优势也将不复存在。”李俊峰强调。

当前,国际油价一再下探,投资人最看重的煤制天然气经济性正面临考量。李俊峰对煤制天然气技术替代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假设天然气价格为3元/立方米、煤炭成本500元/吨、居民用电0.56元/千瓦时、柴汽油价格为8元/升,对此条件下用户端经济性进行粗略比较,得出结论如下:使用煤制天然气发电,其上网电价水平与常规天然气发电持平,是燃煤发电平均价格的2.5倍;用于供热,其成本分别是中型和大型燃煤锅炉的4倍和5倍;用于替代家庭炊事,价格与常规天然气和电炊持平、是蜂窝煤的2倍;用于替代车用燃料,其价格是普通汽油和柴油的一半。

原标题:煤制天然气,不应大规模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制气查看更多>煤化工查看更多>污染物排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