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评论正文

“羊毛”出在“猪”身上 新常态下环保产业颠覆在何处?

2015-01-21 08:20来源:环境保护杂志微信关键词:水十条环境产业PPP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是对产业价值链的颠覆,“羊毛”出在“猪”身上。长期以来,环境产业仅扮演了成本中心的角色,环境治理的成果使房地产等其他行业获益众多,环境产业本身并没有获得更多的价值,即被别的行业剪了“羊毛”。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将改变传统的产业价值链,企业间的竞争将从线性竞争、产业链竞争发展到节点的竞争,或称为价值流量的竞争。根据马太效应定律,优秀的企业将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及机会,可能剪了别人的“羊毛”,即“羊毛”出在“猪”身上。对于环境产业而言,只有做出极致化、高标准服务的顶级品牌,才能够像地铁、公路这些行业一样,得到其他行业价值的加持。

四是对竞争规则的颠覆,领跑者的天下。随着技术进步和信息不对称的降低,无论是哪一个产业,未来的一切供给都将有可能是过剩的,资源和能量也将向产业强者聚集。对于逐渐走向成熟的环境产业,竞争愈加激烈,如果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长远、可持续的发展,应该是企业所思考的头等大事。只有做细分领域的领跑者,才是企业前进的方向。如果不做领跑者,将罹患在各方挤压中被累死的命运。但领跑者也将面临更多的选择,走对路成为领跑者的战略核心。

五是移动互联的颠覆,商业逻辑的深刻重构。在传统工业时代的线性思维下,环境产业是纯粹的政、企游戏,是小众的、高技术的、复杂的,政府实质是环境需求的超级中介,互联网难以颠覆。事实并非如此,互联网对环境产业的变革来得可能会比大众行业慢些,但变革不能避免。互联网的本质是平台化、标准化、注重用户体验、大数据、成本低、大众化。其趋势是用大众的理念来处理小众化的选择,最终面向用户的价值传递,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其中间环节都将终结,即互联网将删除一切没有正价值的中介。因此,最终环保是全民的事,需要终端即大众承担相应的责任、监督、收益与支付。互联网与大数据可能应用于品牌传播、水价、节水、垃圾收集、收运、感知引导等。这一趋势将影响企业的战略布局,更多的企业将主动成为互联网环境企业。

六是对产业服务链的颠覆,去政府化。新一届政府上台后,政策决策层走群众路线的意愿更加明显。社会化融入的不断提升,政府最终将不能完全代表公众采购公共服务,只让政府满意的环保时代即将终结,新《环保法》和移动互联网加剧了这一变革,环境产业将从B2G最终发展为B2C,服务企业与公众共同担当环境责任,也共同分享收益,环境产业进入公众品牌的时代,将更加注重品牌传播。企业在公众中塑造品牌将变得与在政府心目中塑造同等重要。

七是对产业合作的颠覆,去中心化。产业循环中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没有中心,专业化与生态循环的矛盾,可以通过企业之间的协作、共生来打通。随着环境产业服务链条的延长,企业的价值将更多地产生自跨界合作。因此,协同发展成为必然,开放才能共赢。产业间的核心价值与核心利益通过相互叠加,实现价值的增量以及增量的分享。

对于目前的中国环境企业,需要在理解与把握国家宏观及产业所面临的“新常态”的基础上,顺应产业发展新趋势,抓住产业发展良机,构建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商业逻辑,以在未来产业发展的长河中保持一席之地。

延伸阅读:

“水十条”:环保行业贺岁大片即将上线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