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除灰除尘评论正文

环保装备业呼吁直接政策扶持

2015-02-11 10:57来源:中国工业报作者:陈祎淼关键词:大气污染防治环保装备环保技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环保装备制造业技术整合、集成创新能力亟待提高。第一,新常态下环境治理标准的提高使得一些指标光靠一种技术已经不能达标;第二,我国在环境治理过程中剩下的“啃骨头”的难题增多,需要对多种技术整合集成再创新才能够解决;第三,实践证明,国外技术装备不能包打天下,洋装备普遍有水土不服的情况存在,急需对洋装备有针对性地再创新才能适合我国污染情况需要;第四,在低能耗低成本的前提下如何整合、集成多污染物的协同处理成为当前环保技术装备发展的新课题;第五,节能降耗,对现有技术装备重新整合,从提高运行效力降低运行成本的角度研发综合利用型、能源自给型技术装备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第六,我国相关部门对于环保技术装备的政策引导缺乏对行业技术集成、技术装备整合方面的支持和引导,由此导致技术装备的发展与环境治理对物质保障的需求长期存在巨大剪刀差,环保技术装备不能满足环境保护的实际需求。

环保装备低端产能过剩,部分高端市场仍被国外技术装备垄断。环保技术装备低端同质化竞争更加严重,产能过剩,产品质量长期徘徊在中低档水平。在生产工艺、信息化、标准化、精度、寿命以及应用环境等方面,国产环保装备与国外产品存在较大差距,严重影响了我国环保产品品牌的树立,制约我国环保企业“走出去”。与此同时,行业垄断、地方保护等长期存在,对洋产品的盲目信任也导致了国外技术装备长期垄断我国环保市场的高端领域。

体制问题制约环境服务业发展。由于受现有部门条块分割、管理体制的束缚,环境执法不严、信息不透明等因素影响,环境服务产业发展仍举步维艰。制造企业成本居高不下。近年来,针对环保产业利好政策密集出台,但由于多数政策对于环保装备制造业来说都是间接受益,行业内企业整体感觉政策不解渴,对环保装备制造业帮助和扶持作用不大。同时,拖欠货款、垫资施工、BOT模式等造成企业资金占用过高,融资需求加大,财务费用过高依旧是困扰企业发展的共性问题。

“鞭打快牛”和“放任自流”的现象并存,对环保装备制造业技术发展方向产生误导。超洁净排放、近零排放、燃机排放等成为烟气治理技术的最新制高点,而实现近零排放,主要是对已有技术和设备潜力的挖掘、辅机的改造、系统优化、大马拉小车式的设备扩容量、材料的改进、昂贵设备的使用等,不是通过技术突破实现的,主要是靠不计成本的高投入来实现的。另外,对非电行业无序排放,特别是燃煤工业锅炉包括中小锅炉排放则少有问津,从监管到治理都存在巨大漏洞,却没有看到有效政策和管理措施的出台。燃煤工业锅炉污染物治理已经成为当前以及未来大气污染治理的冷门与新难点。

政策支持不解渴

王亦宁看到,自2013年以来,国家针对环保产业利好政策密集出台,但多数政策对于环保装备制造业来说都是间接受益,行业内企业整体感觉政策不解渴,对环保装备制造业的直接扶持作用不大。整个行业摊大饼式的发展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供给充分和技术壁垒相对较低的特征,导致利润增速难与收入增速匹配,企业成本高、利润率低的问题依然严重,融资成本逐步增高。

此外,王亦宁指出,“自己人不用自己人的东西,这一装备制造业之殇,在环保装备行业表现尤为突出,大量的国发资金买了进口设备,如PM2.5的检测仪器就90%采购于某知名国外企业。”

王亦宁表示,下一步要首先考虑如何推动落实《目录》,先进的环保装备技术不能躺在《目录》上,一定要落实到依托单位,并为先进技术装备去寻找市场,去推动用户接受使用。希望相关部门能组织征集依托单位,鼓励并推荐具有技术实力的依托单位的产品进入政府采购目录。

原标题:环保装备业呼吁直接政策扶持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大气污染防治查看更多>环保装备查看更多>环保技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