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评论正文

【再解读】《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2015-03-12 08:57来源:《环保产业》作者:王海旭关键词:环保企业清洁能源气候变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二是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设施建设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中水、海水淡化、雨洪等非传统水源的开发利用”,“推进水权改革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严格控制华北、东北、黄淮、西北等地区地下水开发”,“推进城镇新水源、供水设施建设和管网改造”等;

三是提高农业与林业适应能力

“加快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完善农田水利设施配套,大力推广节水灌溉”等。

《规划》强调在加强城市关键性基础设施建设前提下,对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将显得至关重要,在总量控制及水权改革背景下,中水等非常规水源或将具备更大推广应用价值,相关提标改造技术设备类公司将直接受益,而运营类企业也有望实现一定的模式创新与突破。此外,农业节水灌溉改造趋势也将进一步强化。

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推进碳交易

《规划》提出将建立碳交易制度,具体包括“推动自愿减排交易活动”,“深化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加快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等。激励机制方面,除了“加大财政投入”外,还包括“完善税收政策”(研究对低碳产品(企业)的增值税(所得税)优惠政策),“完善政府采购政策”,“完善价格政策”(逐步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比价关系、煤电价格关系,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完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等。在考核约束方面,《规划》强调在分解任务目标基础上健全考核机制、强化问责制度,“建立完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问责机制,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各级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碳排放交易已经在北京、上海和深圳等7个城市试点逾一年(覆盖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区),内容包括建立交易制度、建立核算体系、确定本地区碳排放总量、以及建立一些分配机制。到目前为止,成交量二氧化碳1,100多万吨,成交额5亿元,价格从20元/吨逐步涨到70元/吨,呈现稳中有升态势;应该说,各地碳排放交易试点成功,为将来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此外,未来低碳产品和企业的税收优惠、绿色信贷政策则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金融调整手段,而资源品价格改革也将是重要方向。最后,后续各地政府具体考核与问责机制的建立将是重要看点,从而推动应对气候工作的执行和最终目标的落实。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保企业查看更多>清洁能源查看更多>气候变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