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除灰除尘评论正文

关闭河北钢厂 然后呢?

2015-03-14 09:16来源:商业周刊中文版作者:贺军关键词:大气污染防治环境保护河北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时间往回拉150年,那也是一个改革时期的中国,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期间朝野上下为一件事吵翻了天:应不应该修铁路。“很多中国人认为铁路长长地切开大地,破坏了正常的节律,还使道路和运河工人失业,改变了业已形成的市场模式。”历史学家史景迁说。1881年李鸿章在开平煤矿悄悄修了11公里的运煤铁路,在官吏和民众强烈反对后,只好弃用蒸汽机车头,改牲畜拉。到1891年,日本全境铁路超3300公里,大清帝国竟只有其1/9。国运异途。

历史不断向前。如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经济周期理论所描述的那样,两百年来人类社会发生了一次次技术创新、产业更替、经济发展及政治变革。而每一次变革与转型,都难免会引起激烈的争论、利益的拉锯甚至社会的动荡。最近调查记者柴静发布了一部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挑起了一场公共争论。纪录片中提到河北省钢铁产业规模巨大、污染严重,但关停起来很难,环保部官员无奈地承认钢铁企业已经“大而不能关”,因为每个企业背后都涉及几万乃至10万人的就业。是不是看到了历史的影子?

要环境,还是要就业?这个问题在中国由中等收入国家向发达经济体转身时成为一个艰难的选择。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曹和平透露,一位中央核心部门的领导曾直接向他询问,“如果把雾霾彻底拿下,中国经济到底会降低多少个百分点?”这一问题的背后还隐含着这些担心:治理雾霾会在中国造成多少人失业?失业问题会在多大程度上造成社会不稳定?这都是在中国必须考虑的政治经济学问题。

河北省的钢铁压产是观察中国环境与经济、就业矛盾的典型窗口。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要求,到2017年,河北省钢铁产能将削减6000万吨。这对以钢铁产业为经济支柱的河北省将造成巨大冲击。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2年河北省钢铁产业工业增加值占GDP的13.9%,占财政收入的11.6%,近61万人就业。中央下达给河北的6000万吨压产任务,相当于河北省四分之一的钢铁产能。其中,唐山市的任务是压产4000万吨,直接影响近10万人就业。

钢铁压产的执行还有鲜活而残酷的一面。为数不少的炼铁炉和炼钢炉要被集中拆除、炸毁。对于一些村民集资发展的钢厂来说,炸掉高炉之后的遗留问题几乎是一场灾难:钢厂的集资款还没有偿还,怎么办?钢厂近年的债务谁来还清?被钢厂占用的数百亩土地今后何去何从?无地可种的村民,在炸掉钢厂后如何就业……这些遗留问题都亟待解决方案。

中国的环境问题具有长期积累、规模巨大、积重难返、系统复杂的特点,因此短期内治理环境问题往往难以见效。由于社会动员和公众参与不够,政府往往在不作为和“运动式”治理两极之间摇摆,结果容易引发社会稳定问题。在中国,涉及民生的稳定问题不是小事,近两年每年解决城镇新增就业人口1000万,这是中央政府要完成的重要指标,也是政府的重要政绩。换句话说,就业问题与财政问题一样,是中国各级政府的敏感点和痛点。

那么,中国的环境保护是否会被经济问题和就业问题“绑架”呢?不能简单把二者对立起来,这将导致在政策方案上走进死胡同。

原标题:关闭河北钢厂,然后呢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大气污染防治查看更多>环境保护查看更多>河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