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察评论正文

治理雾霾:去年15个省市签订“军令状” 多不了了之

2015-03-16 13:09来源:新华网作者:刘兆权等关键词:大气污染治理雾霾大气污染防治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壮士断腕、立军令状、铁腕治污……”在治理大气污染的过程中,地方政府的豪言壮语早已不再新鲜。无论是年初地方制定的年度目标,还是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任务,坚定的“承诺”让百姓对蓝天的期待总是信心满满。

然而,据国家统计局一份公报显示,重点监测的全国161个城市中,城市空气质量未达标城市超过90%。与年初的轰轰烈烈的承诺相比,让群众不满的不仅是难看的成绩单,更是各地政府的沉默。一些全国人大代表和专家建议,治理雾霾亟需科学制定刚性目标,以铁腕为蓝天护航。

“军令状”为何“底气”不再?

据统计,在2014年初,有超九成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涉及空气污染治理,至少15个省份签订了治理雾霾,力保蓝天的“军令状”,在一些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力”“铁腕”“最严格”等强硬措辞屡见不鲜。

然而,一年后,尽管不少地方的空气质量回升,但总体情况仍不尽如人意。根据国家统计局不久前发布的《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在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监测的161个城市中,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的仅占9.9%,未达标的城市占90.1%,而一些省市的具体目标也相继落空。

记者调查了解到,除个别省市对目标没完成的情况作了解释说明外,绝大多数地区对此避而不谈,甚至沉默失语。相比言犹在耳的“军令状”,一年的时间让承诺没了“底气”。

“要像治理腐败一样问责治污!”

“地方领导不够重视、工作落实不够有力——完不成目标无外乎是这两个主要原因。全国人大代表李爱青说,地方领导可能担心治理大气污染用力过猛会影响经济发展。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持续雾霾带来的危害与日俱增,制定刚性目标,以铁腕保驾,已经刻不容缓。

对于大气污染治理“喊声震天、效果甚微”的现状,不少代表指出,大气污染治理指标完不成,成了普遍现象,而完不成后集体失声更加普遍。两个普遍凸显了政府的失职。地方政府不能只顾“拍胸脯”喊话,完不成就不了了之。

全国人大代表段强指出,现在各地制定大气污染治理的指标基本没有什么约束力。别说对于完不成目标的情况进行追责,就是出来表明态度,做个解释的地方政府也寥寥无几,绝大部分地区都不了了之。

原标题:来时“豪言壮语”,去时“不了了之”——大气污染治理亟需铁腕护航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大气污染查看更多>治理雾霾查看更多>大气污染防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