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评论正文

以水权改革推动节水或成未来中国水资源利用趋势

2015-03-26 08:42来源:《环境工程》关键词:水权改革水资源管理供水管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一方面,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大;另一方面,用水方式较为粗放。我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2,低于0.7至0.8的世界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世界先进水平的2倍左右,国内600多个城市供水管网的平均漏损率超过15%。

水利部部长陈雷表示,节水优先是保障国家水安全的战略选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重要抓手,着力强化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的先导作用和刚性约束。

1、水权改革趋于成熟

或许认识上我们已了解水资源的珍贵,但行动上旧习难改,用水效率极低。

目前,我国平均单方水GDP产出仅为世界平均水平1/4左右,不足一些发达国家的1/10;2011年全国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51,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奢侈型用水的洗车、洗浴等行业蓬勃发展,全社会还没有形成节约用水的意识和习惯。

水权改革推动水资源的商品化、市场化,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贾绍凤说,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在水资源所有权属于国家的基础上,把使用权分配到基层行政区域和微观用户。这与土地承包制类似,土地仍归集体所有,使用权则分给农户。

这是一项全新的探索。此前,只有甘肃、内蒙古等地做过一些小范围和初步的尝试。

国家战略层面推动水权改革的努力起始于2011年。当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专题聚焦水利改革发展问题,并提出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总量控制意味着要有红线,并对水资源进行分配、调剂。

2012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明确划定了到2030年全国用水7000亿立方米的总量红线。此后,在全国用水红线之下各地一直到县市,也划定了各自的用水红线,这可以说是把水权分下去的第一步,分到了各基层行政区域。

原标题:未来中国水资源利用的大趋势:以水权改革推动节水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权改革查看更多>水资源管理查看更多>供水管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