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工业固废评论正文

被国人误解的垃圾焚烧厂

2015-04-21 08:47来源:上海观察作者:冰凌关键词:垃圾处理垃圾焚烧日本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日,笔者有机会参观了大阪市舞洲垃圾焚烧厂。听说笔者要去“舞洲工场”,身边的日本人纷纷表示羡慕,仿佛笔者要去的不是垃圾焚烧厂,而是游乐场一般。对这个国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地方,就我接触到的日本人来说,他们非但不排斥,相反还显得有些自豪。

大阪的地标建筑

在大阪湾视野开阔的地带,一眼就能看到一座色彩斑斓的童话城堡般的建筑。初到时,我曾以为那里是著名的大阪环球影城。日本同事告诉我,有如此误解的不止我一个人。言辞之间,颇有几分得意。

也难怪我会认错。一是舞洲垃圾焚烧厂离环球影城非常近,公交车只有一站路;二是因为这座焚烧厂的外观,看起来像宫崎骏漫画电影里的建筑,和垃圾焚烧厂完全联系不起来。就连旁边的烟囱,看起来都那么萌萌哒。

舞洲工场的外观设计出自奥地利著名的生态建筑设计师百水先生之手,黄色和红色的条纹象征着燃烧的烈焰,曲线的设计和绿色植物的设计,减少了钢筋水泥建筑带给人的冰冷感觉,体现了建筑与自然的融合。

这座厂房的整体造价为609亿日元(约合35亿元人民币),其中设计费为6000万日元(约合350万元人民币)。厂房为地上7层、部分地下2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面积3.3万平米,建筑面积1.7万平米,总建筑面积5.7万平米。如今,这座建筑已然成为大阪市独树一帜的地标性建筑。

闻不到丝毫臭气

舞洲工场里一共有两座焚烧炉,每座焚烧炉的垃圾日处理能力为450吨。两座焚烧炉24小时不间断工作,一天的垃圾处理能力最大为900吨,是大阪市现有的7座焚烧厂中处理能力最大的两座之一。

据介绍,舞洲工场里的全部设备都是2001年4月焚烧厂建成投入使用时的设备,迄今从未更新淘汰过。然而14年前的设备和技术,到现在丝毫未显落后。走在焚烧厂里,最直观的感觉就是闻不到臭气、听不到噪音。所有工作人员都穿着普通的蓝色工作服,每个入场参观者也都身着便装,完全不需要任何防护。

这是因为,所有的设备都被密封在特定的空间内,机器区域和人的操作区域完全隔离,可视部分则以厚厚的玻璃窗隔开。即便是在900℃的焚烧炉视窗前,也完全感受不到烈焰的灼热。

要隔离噪音不难,但要消除无缝不钻的臭气可不简单。舞洲工场有一个巨大的垃圾储池,所有运进来的垃圾首先被投入这个44米深、1.5万立方米的巨型储池里,其大小相当于55个教室,从中散发出来的臭味可想而知。为了不让这些臭气泄露到室外,在这个巨型储池的顶部安装了强力抽风机,把臭气收集起来后,再经过预热程序,最终通过专门的管道送往焚烧炉的底部,作为燃烧用的空气再利用,这样既解决了臭气外泄的问题,又解决了燃烧用空气的问题,是实实在在的“一举两得”。

原标题:被国人误解的垃圾焚烧厂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处理查看更多>垃圾焚烧查看更多>日本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