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报道正文

“水十条”激活环境产业

2015-04-28 08:31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张楠关键词:水十条水污染防治水污染治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备受民众和环保行业期待,英国《金融时报》、美国BBC及《华尔街日报》等国际媒体都在跟踪关注的“水十条”终于正式出炉。

4月16日,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水十条”),提出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着力节约保护水资源、强化科技支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切实加强水环境管理等十条意见。

“水十条”由环保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部、卫计委、海洋局等十余个部门共同编制完成。其对工业水污染治理、城镇水污染治理、农业污染治理、饮用水、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于相关环保企业来说,则是显而易见的宏观利好。

每一项均落实到具体部委

治理水平偏低、污染物排放总量巨大;产业布局不合理、科技支撑和投入不足、法律法规标准和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节水和环境意识不强——尽管我国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水环境质量差、水资源保障能力弱、水生态受损严重、环境隐患多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在环保部对“水十条”的官方解读中,记者了解到,自2013年4月起的两年中,“水十条”先后6次征求中央及国务院34个部门和单位意见,两次征求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意见,3次组织专题调研,修改次数达30多次。

E20研究院院长傅涛曾参与“水十条”征求意见稿草拟工作。他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水十条”文件共10条35款、76项238条具体措施,每一项都规定了具体负责的部门,其中有36项由环保部牵头或独立负责。“整体责任分工明确,各项要求可实施、可考核、可追责,高度符合本届政府‘务实、进取’的改革力度和趋势。”

卓创咨询分析师唐中正认为,“水十条”并非单纯地通过处罚和上调标准的方式来治理污染,同时也明确了节水的目标和任务,保证可用水资源的充沛。另外,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思路,也盘活了社会资金。同时,阶梯水费的方式也可有效引导企业做好节水、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共同处理等方面的工作。

但“执行确实存在难度,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为重点区域,产业集中,且排污企业同样也是人力密集型企业,企业退市势必影响工人安置问题,必须谨慎处理。另外,执行标准不一,各地尚无明确执行计划,行动初始或将出现盲目整改现象”。唐中正对本报记者表示。

4月22日,在E20环境平台组织的第56期环境战略沙龙上,有官员明确表示,为了更好地落实“水十条”,近期也将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标准,真正从政策层面确保“水十条”的执行力度。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副司长胥树凡认为,从国家层面来讲,“水十条”的配套政策应该包括:国家财政对各类基金的引导,开辟民间资本进入环保领域的投资渠道,以及针对政府购买环境服务的具体政策措施。

期待环保产业基金建立

在“水十条”出台前夕,傅涛曾言,“‘土十条’‘气十条’‘水十条’,其实都是环保法的延续,万亿级环保需求天花板已然被打开”。

根据相关测算,“水十条”涉及的工业水污染治理、城镇水污染治理、农业污染治理、港口水环境治理、饮用水、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环境监管等方面,到2020年,完成“水十条”相应目标需要投入资金约4万亿~5万亿元(其中近3年投入约为2万亿元),需各级地方政府投入约1.5万亿元。

延伸阅读:

【专题】“水十条”强势出击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正式印发 

原标题:“水十条”激活环境产业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十条查看更多>水污染防治查看更多>水污染治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