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工业固废评论正文

垃圾分类 为啥效果不好?

2015-05-04 13:09来源:新环境微信作者:陈立雯关键词:垃圾分类垃圾堆肥厨余垃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原因三,缺乏约束性政策和操作模式。

许多居委会或者物业仅仅是将分类垃圾桶和垃圾袋分发给试点小区,并没有真正唤起公众参与。在北京,从2002年推广垃圾分类以来,垃圾分类后被混装的问题就很严重。为解决这个问题,重点提升垃圾分类运输的能力,从2006年开始,北京市各区县开始配备了大量的分类运输车。2009年以后,在反垃圾焚烧的压力下,北京市政府继续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但和2008年比起来,并没有根本性的差别。每次都是居委会或者物业将分类垃圾桶和垃圾袋分发给试点小区。

一些城区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和完成任务,每天都由二次分拣员将混合垃圾通过二次分拣形式,把厨余垃圾分出来。很多小区由于缺乏政府支持和监督,没有可持续下去的动力。

有关业内人士表示,北京市的垃圾如果跨区域处理,除缴纳每吨153元的处理费外,还要多付每吨150元的经济补偿费用,现在跨区消纳厨余垃圾的动力不足。

原因四,立法没触及到关键点。

2012年3月起施行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提出,北京市应逐步建立计量收费、分类计价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但没有对垃圾分类提出具体的惩罚措施和执行方案。2013年北京出台了《非居民生活垃圾处理费标准调整方案》,并于2014年1月1日实施,但具体实施效果甚微。原因五,前端回收体系仍需提升。

大概有6%左右的可回收物进入了垃圾转运站,小区中设置的“可回收物”垃圾桶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可回收物是由商务部门管理的,丢到垃圾桶里的垃圾是由市政市容管理部门管理的。这样两条分割的垃圾和可回收物系统,并不能保证可回收物得到有效的收集和管理。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分类查看更多>垃圾堆肥查看更多>厨余垃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