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评论正文

贯彻落实“水十条”:百姓水管子 连着命根子

2015-05-27 13:53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李维 唐斐婷关键词:水十条污水处理水污染防治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几十年来,因工业发展和城镇化推进造成的水资源过度开发和水污染,饮用水安全已经成为城市千家万户的心头之患。

国家发改委相关报告称,中国1/4的居民没有清洁饮用水。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有24%的人饮用不良水质的水,3000万人饮用高硬质水,5000万人饮用高氟化物水。加之地下和自然水质的污染,饮用不良水质的人数每年还呈现上升趋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人类疾病80%与水有关,水污染俨然成为了人体健康的隐形杀手。

饮水安全的警钟已经敲响,救水行动迫在眉睫。不久前,国务院正式发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水十条”),这一号称史上最严的治水方略将饮水安全提升至国家层面。

关注饮水安全是民心所向

“水十条”明确提出,全力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从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饮用水安全,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开展饮用水水源规范化建设,依法清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筑和排污口。单一水源供水的地级及以上城市应于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备用水源或应急水源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适当提前。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和水质检测。防治地下水污染,定期调查评估集中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补给区等区域环境状况。公布京津冀等区域内环境风险大、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地下水污染场地清单,开展修复试点。

有人说,百姓的水管子连着命根子。这显然是“水十条”关注饮用水安全的初衷。

“水十条”明确了饮用水管理的具体措施,对治理提出了具体的时间表,要求公布饮用水水质状况。这一系列涉及饮用水安全的内容,顺应民心,惠及民生,牢牢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在饮用水安全危机四伏的当下,将保障水生态安全提升到国家高度,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着眼百姓房前屋后、小沟小汊,聚焦千家万户的水缸子、水龙头,想方设法解决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的态度。

饮用水安全岌岌可危

有数据显示,我国有2.5亿居民的住宅区靠近重点排污企业和交通干道,2.8亿居民使用不安全饮用水。管网二次污染、水源地污染情况非常严重,我国水污染事故每年发生1700多起。去年短短半年,甘肃兰州自来水苯超标、汉江武汉段水质氨氮超标、广东顺德水源地重金属污水直排威胁几十万居民等严重水污染事件,至今仍让人感到触目惊心。我国饮用水安全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自来水管里流出的每一滴水,看似司空见惯,实际上都是经历诸多环节,从水源地出发,经过管道输水,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再输送到千家万户。可事实上,这其中每个环节都存在问题。

《中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显示,我国1073个重点城市地表饮用水源地有25%的水质不达标。而占我国饮用水40%的地下水情况甚至更糟,《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4778个地下水监测点中,约六成水质较差和极差。地下水达到饮用水标准的不到一半。

事实上,在污水处理环节,同样面临窘境。据相关专家介绍,国内自来水的主要消毒方法是加氯杀菌,这虽然能去除大量细菌,达到了卫生标准。但此消毒方法无法消除水中存在的有害物质,尤其是水中的重金属。而且氯气在水中很容易生成对人体有害的有机氯化物,如一氯胺和二氯胺。

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还包括监测。2012年,我国颁布标准,所有城市的自来水应该满足106项饮用水安全指标,这一标准与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基本相符。

“虽然有标准,而且很严格,但是具体项目的监测量值、监测频率不能保障。越是那些对人体影响大、风险高的,监测的频率往往越低,等出现问题时,已经造成了巨大损失,无法挽回了。”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马中坦言。

从水源到水龙头的过程,每个环节都不容忽视。但即便是以上几个环节都没有差池,水龙头下最后一米的污染也相当严重。比如水龙头铅超标也是影响自来水水质的新隐患。

然而,马中指出,对饮用水的关注还不能止步于水龙头。

“在排水环节,也存在着严峻的问题。”马中指出,“我国是抗生素使用大国,包括抗生素、避孕药、化妆品等在内的激素类物质都可能在排水环节混入水循环的过程,从而影响到饮用水的安全。我们应该关注的是整个水循环的过程,从水源地到水龙头,再从水龙头到排水,而不是片段的过程。”

马中给记者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北京市民中大约有60%不直接饮用自来水,每天超过65万桶桶装水被北京人消费。

“在北京,每年人们花在买包装饮用水和净水机上的钱是自来水的3倍,差不多是100个亿。换句话说,老百姓并不是不愿意花钱在干净的水上,但问题是,花了大价钱也未必能买到干净的水。无论是自来水还是桶装水,现在都不能保证安全。”马中感叹道。

原标题:贯彻落实"水十条":百姓水管子 连着命根子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十条查看更多>污水处理查看更多>水污染防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