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环保评论正文

环保压力下的焦化生死劫

2015-05-29 16:59来源:中国煤炭资源网关键词:脱硫脱硝水污染工业污染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5年1月1日新《环保法》执行以来,随着《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中第二时段标准实施,4月16日国务院印发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焦化行业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环保风暴,让所有的焦化企业站在了生死关口。

山西、河北、陕西、河南等焦化大省频频出文重查、通报、处罚焦化企业的违法污染环境行为。长期的粗放发展,焦化产业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区域性污染现象严重。

根据中国炼焦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焦化行业2000多台焦炉真正能达到《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第二时段标准(二氧化硫50毫克/立方米、烟尘30毫克/立方米、氮氧化物500毫克/立方米)的不足一成。

为了确保行业有序发展,各省纷纷发文,要求以绿色发展为主线,以技术改造为手段,推动企业节能减排,加快焦化行业转型升级。焦化行业已经进入强制环保时代,在各地方政府的直接督促下,一些焦化企业开始更新自己的环保设施。

焦化行业的大企业前期投入较多,通过改造环保设施,基本能达到新标准的要求,而对于环保设施不健全的小焦化企业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则很难渡过这一关。环保治理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中小企业生存基础薄弱,产能落后,感受的压力更大。

2015年前两个月,焦化行业亏损额达到20亿元。这样的市场环境,让不差钱的大企业在这次环保风暴中也有些难过。有焦化企业负责人表示,环保部门强行要求企业执行新标准,且动辄就处罚,挂黑名单,使目前经营本就比较困难的焦化行业更是雪上加霜,难以生存。大量的环保成本、运行费用没有补贴,只能企业自己承担。在电力企业实行脱硫脱硝时,国家在电价上每度补贴2分钱,焦化行业脱硫脱硝大量的投入及运行费用,却没有补贴政策。

面对高标准的环保要求,焦化企业即使费用充足,还要受到环保技术不够的困扰,各地焦化企业均表示,依靠目前的环保技术,很难达到《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新标准。

韩城市焦化商会会长李保平认为,单就氮氧化物而言,欧盟的标准是500~650毫克/立方米,美国的标准是650毫克/立方米,我国的原标准是800毫克/立方米,现在是500毫克/立方米。但就现焦化行业现状而言,即使执行600毫克/立方米标准都要进行大量的技术突破和改造,而要执行500毫克/立方米标准,就必须按400毫克/立方米进行技改设计,才能保证不突破500毫克/立方米,以目前的设备工艺技术,难以达标。

有专业人士认为焦化行业目前面临的尴尬:一是企业自身不具备进一步自我完善和改造的技术能力;二是上级环保部门仅提出了强制性要求,却没能及时给予这些企业相应的工艺技术支持与服务。目前国内鲜有按此标准达标排放的焦化企业,也没有相应成熟的技术成果,导致企业无所适从。

一边是低迷的市场行情,一边是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政策要求,焦化行业如何才能生存发展下去,已经成了每个焦化企业需要面对的严峻问题。

原标题:环保压力下的焦化生死劫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脱硫脱硝查看更多>水污染查看更多>工业污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