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技术正文

石头变肥料 土壤做保健

2015-06-24 08:32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王方关键词:土壤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板结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土壤已是亚健康

化肥和农药,现在的人唯恐避之不及,但在过去,二者搭档曾为我国粮食增产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今,它们饱受诟病,人们已经意识到其中的不妥之处。化肥大量、长期、过度使用造成化肥效益递减、土壤肥力减退。同时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带来作物抗性降低,危及粮食数量、质量安全,引发生态环境污染等诸多负面影响。

在这一持续几十年的农业生产模式下,酸化、板结、盐碱化、重金属污染、化肥农药污染、肥力减退、矿物质元素和有机质贫缺等,已成为我国土壤的普遍现象。土壤面临自身生命中的“不能承受之重”,农业生产能力也会变得低下。

“目前政府提出化肥、农药用量零增长行动,一方面是出于食品安全的考虑,另一方面也是出于提高耕地质量的考虑。”刘建明表示,“怎样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化肥农药的零增长?这就需要新技术的支持。”

土壤“生病”了,需要“治病”“养病”。刘建明介绍,土壤修复与改良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技术的综合作用和有效组合,包括矿物技术、微生物—有机质技术、种植技术等。其中矿物技术是核心。

土壤中固有的养分不够用了,大家就使劲儿补充肥料,但遗憾的是,多数想到的人工施肥只补充氮磷钾三元素。事实上,养分应该是全面的、综合的。植物生长必需的和有益的营养元素多达数十种,它们之间通常不可相互代替,但很容易被忽视。

这还得从土壤的形成说起。

土壤是由岩石经过千万年的风化作用变成的,土壤固体的95%是矿物质。岩石中的矿物质元素是惰性的,植物不能吸收;而通过自然界的风化成土过程,其中1%~3%的矿物质元素被活化成为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效营养,这便是土壤支持植物生长的自然养分的主要组成部分。

那么,刘建明是怎么把天然的矿物养分变成可制作、可应用的产品的?

把石头变成肥料

钾硅钙多元素微孔矿物肥的原料其实就是天然的富钾硅酸盐岩石。他们通过技术创新,将其中所含的矿物质元素活化成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效营养状态。

刘建明和他的团队把岩石变为肥料,要追溯到上世纪90 年代我国难溶性钾资源开发之时。为缓解我国长期缺钾的困境,从富钾岩石中将钾活化出来,不是难事。但如何处理大量的固体废渣却成了问题。

从富钾硅酸盐岩石中提取1 吨硫酸钾就要排放16 吨的固体废渣,该怎么处理?他们曾经尝试过用废渣做水泥、建材等,但效果都不好。于是他们转换思路,干脆把废渣中的矿物质元素全部转化成植物可吸收的有效元素,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多元素矿物肥料。

实际上,让石头变肥料,刘建明模拟的是自然界的风化作用过程,自主创新研发了加压蒸养工艺。他形象地描述道,“过程就像我们家里用高压锅蒸馒头一样,学术上称作加压蒸养法。”

简单地说,就是把富钾岩石粉和石灰粉加水搅拌成半湿状态后,放入高压反应釜,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静态恒温蒸养反应10~15 小时,取出后烘干粉磨即可。这可将富钾硅酸盐岩石中的钾、硅、钙、镁、铁、锰等矿物质元素整体(70%~80%)、快速、低成本地转化成为植物可吸收的有效营养。

这个工艺的特点是,反应过程是在半湿的固体状态下进行的,不用搅拌和旋转、不用分离,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整个生产过程没有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的排放,是绿色生产技术。

“土壤中的矿物质控制着植物、动物和人的新陈代谢,土壤肥沃程度决定了所有生命的健康程度。”矿物质与土壤健康的关系不言而喻。从自然中来,回自然中去,这种矿物肥含有80 多种矿物质元素,可给土壤增加营养,达到修复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的目的,让土壤恢复健康。

原标题:石头变肥料 土壤做保健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土壤修复查看更多>重金属污染查看更多>土壤板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