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政策正文

《中国耕地地球化学调查报告(2015年)》(全文)

2015-06-26 17:01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环境质量土壤类型节能环保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北极星节能环保网从中国地质调查局网站获悉,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中国耕地地球化学调查报告(2015年)》,全文如下:

1999—2014年,在国土资源部的领导和财政部的支持下,中国地质调查局会同省级人民政府及其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利用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近20亿元,组织协调全国77家单位10万多人次,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方法,精心实施了全国土地地球化学调查。调查比例尺为1:25万,每1km×1km的网格(即1500亩)布设1个采样点位,每个样品分析测试54种元素指标,调查土地总面积150.7万平方千米,其中调查耕地13.86亿亩,占全国耕地总面积(20.31亿亩)的68%。同时在重点地区完成7.5万平方千米的1:5万调查和局部地区1:1万调查评价示范。

与以往以光温(气候)生产潜力、耕层厚度、坡度等物理因素为基础进行的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物理因素评价)不同,本次调查依据土壤所含有益元素和有害元素含量,对耕地的地球化学状况进行了评价。通过对60多万件土、水、生物等样品的54种元素指标进行高精度测试,获得了3000多万个数据,建立了全国和31个省(区、市)土地的地球化学动态数据库,并据此对我国耕地的地球化学总体状况形成了初步认识和基本判断,发现了一批富含有益微量元素的特色耕地资源。

一、调查发现5244万亩富硒耕地,建议对其进行严格保护和科学开发利用

硒是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营养组织确认的人体必须营养元素,摄入不足或过多均会危害人体健康。通常将土壤硒含量介于0.4毫克/千克到3.0毫克/千克间的耕地定义为富硒耕地。根据《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391-2013)中重金属评价标准和调查区的土壤硒含量,调查新发现5244万亩绿色富硒耕地,主要分布在闽粤琼区、西南区、湘鄂皖赣区、苏浙沪区、晋豫区及西北区(图1和表1)。富硒耕地主要受硫化物矿床、黑色岩系、煤系地层等地质体和特定的土壤类型控制,土壤中硒元素来源稳定,有利于长期开发利用。另外在山西、辽宁、福建、天津、青海等地还发现了一批富硼、钼、锌等有益微量元素的特色耕地。

目前,绿色富硒耕地已经成为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新的增长点。湖北、广西、青海、浙江、福建、四川、江西、海南、湖南等省(区)人民政府已将开发富硒耕地作为实施农业强省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大力开发富硒、富锌等特色耕地,形成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湖南新田县充分利用富硒耕地,发展富硒农产品种植示范基地面积达27万亩,建成了三大富硒产业园,培育了省内外知名的富硒农产品品牌,形成了46家规模较大的富硒农产品生产企业(或合作社)。2014年全县富硒产业生产总值达20多亿元,比上年增长40%,实现利润超过10亿元,比上年增长35%,从事富硒产业的人员突破10万人。

延伸阅读:

解读《中国耕地地球化学调查报告(2015年)》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境质量查看更多>土壤类型查看更多>节能环保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