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评论正文

解读《中国耕地地球化学调查报告(2015年)》

2015-06-26 16:37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关键词:中国耕地地球化学调查报告土地质量耕地质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6月25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中国耕地地球化学调查报告(2015年)》,为我国耕地质量提供了一份“健康体检表”。《报告》显示出我国耕地健康存在哪些病灶?该如何解决?下一步土地质量地质调查工作如何进行?中国地质调查局相关负责人一一进行了解读。

对我国耕地地球化学总体状况形成了初步认识和基本判断

为发挥地质调查基础性、公益性作用,服务土地资源的质量和生态管护,从1999年开始,在国土资源部领导下,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了全国土地地球化学调查。

“这项调查工作历时15年,组织协调全国77家单位10万余人次。调查工作统一技术标准,严格质量监控。截至2014年底,已经完成调查面积150.7万平方公里,含耕地面积13.86亿亩,累计测试水、土、生物样品60余万件,获得原创性数据3000余万个。”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依据这次地质调查成果,编制了《中国耕地地球化学调查报告》,提供各级政府和社会使用。

他强调,调查发现了一批富含微量元素的特色耕地资源,对我国耕地的地球化学总体状况形成了初步认识和基本判断。

《报告》显示,调查新发现了5244万亩富硒优质耕地,主要分布在闽粤琼区、西南区、湘鄂皖赣区、苏浙沪区、晋豫区及西北区。同时,还发现一批富硼、钼、锌等有益微量元素的优质耕地。

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富硒优质耕地已经成为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新的增长点。

记者了解到,在湖北、广西、青海、浙江、福建、四川、江西、海南、湖南等省(区),政府已将开发富硒耕地作为实施农业强省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大力开发富硒、锌等特色优质耕地,形成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湖南省新田县也充分利用富硒耕地,发展富硒农产品种植示范基地面积达27万亩。2014年,全县富硒产业生产总值达20多亿元,比上年增长40%,实现利润超过10亿元,比上年增长35%,从事富硒产业的人员突破10万人。

“建议科学编制实施富硒耕地开发利用规划,健全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制度体系,强化数量和质量动态监控管理,促进富硒耕地可持续利用。”这位负责人表示。

部分地区耕地重金属超标态势仍然比较严峻

《报告》显示,虽然调查范围内的土地环境质量总体良好,但问题依然存在。

比如,局部地区土壤有机质下降。“与20世纪80年代初相比,东北区、闽粤琼区、西北区和青藏区的部分耕地区有机碳显著下降。土地利用方式变化、水土流失和气候变化是有机碳降低的主要原因。”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此外,北方土壤碱化趋势明显。与20世纪80年代初相比,在西北区、东北地区西部和京津冀鲁区等地,土壤有碱化趋势。气候变化、地下水开采、水土流失等是加剧耕地碱化的影响因素。

延伸阅读:

《中国耕地地球化学调查报告(2015年)》(全文) 

原标题:解读《中国耕地地球化学调查报告(2015年)》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国耕地地球化学调查报告查看更多>土地质量查看更多>耕地质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