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评论正文

黑土地载不动“北大仓”?

2015-01-12 13:54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吴殿峰关键词:耕地质量监测数据黑龙江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我国东北黑土区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大黑土区之一,是我国粮食的主产区,商品粮年产量占全国总量的30%。黑龙江省处于东北地区黑土带的核心区域,黑土区总面积为45.46万平方公里,占东北黑土区的50%。

但是,在耀眼的荣光背后,或许很少有人能够看到它目前的真实面貌。连年增高的化肥使用量、“高产”的农作物结构调整、风沙侵蚀的威胁,都让黑龙江引以为荣的“黑土地”日渐减少。初垦时被人们形容为“攥一把能出油,插根筷子能发芽”的黑土地,如今越来越板结,越来越瘦弱。

为此,黑土地保护被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纳入日程,提出采取一系列保护性措施让黑土地休养生息,同时,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还将其列入2015年立法议程,据悉,《黑龙江省耕地质量条例》初稿已完成,将在2015年正式出台。

黑土层越来越薄

在黑龙江省依兰县三道岗镇,村民捧着自己地里的黑土,感叹着黑土已经不太黑。以往村民挖两锹后还有黑土,而现在一锹后露出的就不是黑土而是黄土了,曾经“一两黑土换二两油”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

而在上世纪50年代的大开荒中,肥沃的黑土地被54马力的进口拖拉机犁开。土壤专家欣喜地发现,土壤中黑土层厚达80厘米,检测发现,有机质含量高达5%~7%,是黄土地的数倍。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李翠霞说:“黑土地在开垦初期,自然黑土腐殖质层的厚度一般在30厘米~70厘米,深的可达100厘米以上,经过多年开垦,一些地方的黑土层已经逐渐变薄,减少到了20厘米~30厘米。”

黑龙江省农委最新监测结果显示:全省水土流失耕地面积达460万公顷,占全省耕地的1/3。目前,全省耕层厚度为19.7厘米,与1982年的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的28.8厘米相比减少了9.1厘米。同时,全省土壤养分变化大,比例失衡,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迅速。定点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全省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68%,下降明显,土壤贫钾问题日益突出。

尽管黑土地越来越瘦弱,但2003年以来,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实现了从251亿吨到1114.1亿吨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全国唯一的粮食总产和商品量双第一的省份。但这并不能掩盖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下降的事实。

据黑龙江省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黑龙江省粮食总产持续增长主要依靠扩大耕地面积,调整种植结构以及选用良种、密植、农业科技和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这些增产因素掩盖了耕地质量下降的事实。

“晴天硬邦邦,雨天不渗汤。”农民们时常这样形容变硬了的黑土地,以前的土地土壤层较厚,脚踩上去就像踩在海绵上一样,能留下脚印。现在许多地方土壤板结得厉害,踩上去根本看不到脚印。

保护性耕作恢复土地“体力”

“黑土层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往往1厘米厚的黑土,就需要100年以上甚至是几百年的时间,按照目前的流失速度,再过几十年,坡耕地黑土层将被剥蚀殆尽,大片肥沃的良田将变成不毛之地,黑土层将被全部剥蚀,‘北大仓’将退化为不可逆转的‘北大荒’。”黑龙江省水利厅水保处处长赵立峰担忧地说。

曾经黑黝黝、抓一把能捏出油的黑土地如今已疲惫不堪,如何让黑土地在不影响生产能力的情况下恢复原有“体力”,再现昔日风光成为重要课题。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努力,黑龙江省提出探索并实施了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扩大机械深耕整地面积等措施,黑土地的“体力”逐渐得到了恢复。同时,一系列法律法规也在研究制定。

原标题:黑土地载不动“北大仓”?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耕地质量查看更多>监测数据查看更多>黑龙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