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政策正文

《天津海水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规划(2015-2020)》

2015-06-29 10:25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海水淡化海水资源天津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二)我市海水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是海水淡化需求不振。由于淡化海水价格和管网建设等因素,现有海水淡化厂开工率严重不足,产能闲置现象较为突出。北疆电厂在策划之初,海水淡化工程一、二期工程建设规模分别为20万吨/日和30万吨/日,但海水淡化对外供水范围较窄,供水企业对海水淡化水接受程度不高。

二是工程化应用能力有待加强。天津海水综合利用技术研发与应用仍有差距,热法和膜法海水淡化关键部件和装备的自主技术工程化应用能力还显不足,目前大型海水淡化工程技术、核心部件、药剂市场为国外公司所垄断,本市公司竞争处于下风,核心竞争能力急需提高。

三是产业链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延伸。天津海水综合利用产业链条初具雏形,但在产业聚集程度、发展深度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大家各自为战的现象较多,系统集成缺乏协作与整合,产业凝聚力度不够,严重影响上下游产品配套。此外,产品种类少,缺乏高值化产品,不利于海水综合利用产业链延伸。

三、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思路,紧密围绕天津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和海洋强市的总体目标,立足天津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基础和优势,把打造特色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链条、发展海水淡化装备制造业、支撑天津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重点,努力形成新的海洋经济增长点。

(二)总体思路

以天津海水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瞄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产学研政金相结合,以发挥特色优势、专业集聚发展、突破核心技术为重点,以打造上下游完备、特色突出、竞争能力较强的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链条为主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加快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天津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海洋高技术产业发展布局,服务天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形成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

(三)主要目标

紧密围绕天津海水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需求和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要求,依托天津的区位、人才、技术等优势,整合创新资源、集聚产业发展,大力开展海水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打造海水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条,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努力建设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创新及产业化基地。

到2015年,天津市海水淡化工程产能利用率提高到30%,并积极论证淡化水进京的可行性,为首都供水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直接利用海水量15亿吨/年;溴素产量达到1万吨、氯化钾产量达到2万吨、氯化镁产量达到20万吨、硫酸镁产量达到5万吨。

到2020年,天津市海水淡化规模达到60万吨/日,海水淡化工程产能利用率提高到70%,直接利用海水量20亿吨/年;溴素产量达到1.8万吨、氯化钾产量达到10.5万吨、氯化镁产量达到105万吨、硫酸镁产量达到35.7万吨。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海水淡化查看更多>海水资源查看更多>天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