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节能工业节能评论正文

低碳产业年投入需两万亿 专家:撬动民间资本是关键

2015-06-30 08:35来源:每经网作者:欧阳凯关键词:碳金融碳交易生态金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机制创新仍是关键

“过去三年,国际绿色债券的增长迅速,今年会有700亿美元的发行量,明年将会达到1000亿美元的发行量。”肖恩˙基德尼向记者介绍称,这一市场规模主要是由国际机构投资者驱动,已发展到原来的三倍。

从国际上来看,发达国家在绿色金融相关制度安排上已有几十年经验。其绿色金融体系主要是通过贷款、产业基金、发行绿色债券和股票、保险等金融服务将社会资本引入到环保、节能、清洁能源和交通等绿色产业以及绿色信贷方面。许多发达国家在财税政策支持下有很多创新机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现阶段,我国绿色经济方面的投资主要依靠传统的国债模式和政府财政支持,一方面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环境资源的外部性问题,另一方面也无法满足竞争性绿色产业的发展需求。因此,在中国经济进入产业升级和增长模式转变的背景下,探索政府引导下的、依靠市场机制调节的绿色金融创新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美国洲际交易所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黄杰夫认为,在引导民间资本流向绿色金融的过程中,机制创新是关键。

记者梳理七大碳交易试点推出的相关碳金融产品发现,包括碳信托、碳债券、碳保理、碳资产抵押等衍生品,然而从国际上的情况看,碳市场最受欢迎的还是碳期货产品,因为对企业来说,碳期货交易可以提前锁定企业的履约成本。此外,期货市场还能带来现货市场的活跃,以及其他金融产品的发展。银行在做碳资产的抵押贷款时最担心的就是抵押品卖不出去,如果有了碳期货,银行在做抵押贷款的同时在碳期货市场做相应额度的卖空,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安迅思中国碳市场分析师陈少成分析称,“预计统一碳市场中的期货产品应该会在2020年前后(即市场对碳期货产品已有较充分认识后)推出”。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安国俊认为,中国绿色经济增长需要金融创新化解资金瓶颈,需要用好政府和市场两个轮子,驱动可持续增长。

安国俊进一步表示,从机制层面来推动绿色金融体系的建设发展,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对环保业务服务,包括融资支持,绿色金融租赁、节能环保的资产证券化,研究推进能效贷款,绿色金融租赁、碳金融产品,节能减排的收益权和排污权质押融资,还有绿色保险创新,加快推进绿色评级制度,加强财税支持力度,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协调合力,推进环保产业发展。

原标题:低碳产业年投入需两万亿 专家:撬动民间资本是关键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金融查看更多>碳交易查看更多>生态金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