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工业废水报道正文

宣纸发展破解“环保”难题 “变废为宝”探新发展

2015-07-07 14:37来源:再生资源信息网关键词:污水处理废水COD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宣纸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可在宣纸生产过程中,宣城的宣纸企业却也曾因为生产污水排放不达标,面临发展困境。近日,记者随着“宣城环保世纪行”采访团一行走进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一探企业“变废为宝”破解污水处理难题的经验。

“国宝”难过环保关

走进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求发展 环保须先行”的标语首先映入眼帘,彰显出企业对环保工作的重视。

“2010年之前,我们公司就投入800万元分别在542厂区、312厂区建成两座污水处理站,采用生化加物化的处理方法处理生产废水。2010年又投入500余万元对312厂污水站进行升级改造,提高处理效率。”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鸣告诉记者。

虽然企业注重环保工作,可是檀皮蒸煮产生的黑液难以处理,一直是困扰宣纸生产的难题。“我们用常规的、物理的、化学的以及其他的生物处理办法都试过处理檀皮黑液,可是处理的效果都不是很理想,达标率比较低。”罗鸣向记者袒露了处理难处。

2010年环保部第一批挂牌督办的环保违法案件中,宣城泾县一家宣纸公司就因为檀皮生产污水排放不达标而榜上有名。

一边是宣纸的保护与传承,一边是国家节能减排、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政策,如何让宣纸能够在符合国家环保政策的基础上发扬光大,让宣纸企业能够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成为宣纸发展面临的最大困境。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宣城宣纸行业的“领头羊”,也一直在为这个问题而努力着。

“变废为宝”创造新效益

“宣纸的制作工艺复杂,成本比普通的纸要高出几十倍,如果按照现行的污水排放标准,必然将增加造纸的成本。”罗鸣告诉记者。2011年,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为了改变宣纸行业发展困境,开始将环保的重心放在彻底解决宣纸生产行业普遍存在的檀皮蒸煮黑液处理难的问题上。

“为了能够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去各地的造纸厂学习经验,跑过江苏、河南、甘肃,最后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技术合成的方式,自主研发出适合宣纸生产的‘檀皮集中制浆及黑液综合处理’项目。”罗鸣向记者介绍道。据了解,这个项目是通过对黑液进行过滤、浓缩、喷雾干燥等处理,生产出木质素这个建材添加剂,达到了“变废为宝”的良好效果。该项目具有日处理100吨浓黑液的能力,项目投资1500万元,于2012年4月份建成投产。

这一关键技术的突破,解决了宣纸企业普遍面临的浓黑液难处理的问题。项目建成后,可年回收浓黑液17570吨,年产木质素产品1050吨,减少COD排放量36吨,有效降低了公司污水处理成本,实现了有效资源的回收利用。

“项目的建成不仅可以处理本企业檀皮蒸煮产生的黑液,而且可以为全县其他宣纸企业处理浓黑液。”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312厂负责人陈宇平告诉记者,如果全县的宣纸企业能够“抱团”处理浓黑液,项目的效益将会更大化。因为每个小型宣纸厂上一套完整的生化处理设备,不仅一次性投入大,而且处理运营费用高。“我们现在希望把所有宣纸企业制浆过程都能够集中在一起,然后集中治污的话比较经济”陈宇平笑着告诉记者。

原标题:宣纸发展破解“环保”难题 “变废为宝”探新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