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评论正文

市场低迷意味着碳交易机制失败?

2015-07-21 16:41来源:新环境微信作者:刘涛 雷放关键词:碳市场碳交易碳排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国际碳市场构建的基本原理是根据不同主体减排成本的差异,通过交易,帮助国家、企业以更低的成本来实现其减排义务,鼓励减排成本低的超额减排。目的有两个:一是降低履约成本,实现减排目标;二是为减排提供资金支持。但实际上,这两个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是矛盾的,低碳价能够提高履约率,推动减排目标实现,但不利于筹集资金。

目前,我国大多数没有市场交易经验的企业对碳交易比较陌生,欠缺交易能力,交易策略和决策流程比较僵化,一般只是在需要碳配额履约的特定时间,集中高价购买碳配额现货,这会造成碳市场长时间交易冷谈,而在履约前出现大量交易,也不利于市场成熟。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降低温室气体减排成本,《京都议定书》建立的三个灵活机制,在传统的行政强制手段之外,引入市场机制来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然而,2012年之后的国际气候制度仍处于谈判阶段,加上金融危机、经济疲软以及欧盟碳配额过剩等因素,导致CDM市场、欧盟碳市场(EU ETS)前景不明,碳价暴跌。与此同时,美国、日本等国却开始建立自己的ETS,我国也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计划于2016年启动全国碳市场。

CDM市场和EU ETS的低迷冷清是否意味着碳排放交易机制的失败?国际碳市场经验对我国碳交易市场建立有哪些借鉴意义?面对看似无人问津的国际碳市场和初具雏形的国内碳市场,我国金融机构又该采取哪些措施?这些疑问正是我们要探讨的内容。

1国际碳市场发展动态如何?

目前国际社会已同意将《京都议定书》的减排承诺有效期延至2020年,具体到CDM等灵活机制的发展前景,存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内外分别建立新机制两种倾向——在2012年多哈会议上,缔约方同意在UNFCCC下,细化新市场机制(New Market-based Mechanism, NMM),同时表示将在UNFCCC之外,探索搭建综合措施框架(Framework for various approaches, FVA)。

FVA包括市场和非市场措施的结合,要求在同一个框架下,设定相关规则,以确保制度一致性。FVA是自下而上的,首先承认国家层面建立减排机制的必要性,再考虑国际合作。FVA既可成为UNFCCC机制之一,也可同UNFCCC并列并获得其认可,一国国内碳配额若符合FVA要求,便可被用于UNFCCC下的履约。

与FVA不同,NMM是UNFCCC的一个市场机制,而非多种措施组成的框架。NMM是从上而下的,首先考虑国际层面的市场机制,希望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一个比CDM更大范围的碳交易市场机制。与CDM不同,NMM不局限于单个项目,而是以行业、技术或者地区为减排对象,不过具体做法尚未确定。

UNFCCC下,国际碳市场的发展趋势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碳排放交易机制将会继续存在。CDM等市场机制的优势已获得国际社会认可,FVA、NMM都将市场机制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

二是未来的市场机制将不再局限于单个项目减排,而是以更大规模的项目群、更大范围的行业、地区为对象,建立行业排放交易系统;将突破国际公约的局限性,不要求参与国必须是缔约方,从覆盖范围、参与主体、交易对象、交易方式等多个方面扩大ETS,降低碳泄漏风险,避免CDM项目繁琐冗长的审核程序,降低交易成本,从而形成更有效的价格信号,引导资本投向,实现更大的减排效果。

三是未来的市场机制将会设定更高的减排目标。CDM的基准线是按照“基准情景”下的排放量,低于基准线的排放量便是可以出售的配额。而未来碳排放机制可能以比“基准情景”更严格的基准线来确认配额。

另一方面,EU ETS已进入第三阶段。在第三阶段一开始,市场上就多余了大概20亿的配额,EUA(碳排放配额)价格一直处于低位。对此,延迟拍卖方案提议暂停2013-2015年期间9亿配额的拍卖,将拍卖改到2019-2020年,以减少当前市场供给,但并没有减少总的配额供给,只是暂缓配额进入市场,主要是考虑到未来经济回暖,碳配额需求量可能会大幅上升。

EU ETS第二阶段最后一年(2012年)和第三阶段将覆盖范围扩展到航空业。

欧盟认为,航空业排放量仅次于电力行业,占欧盟碳排放的10%以上,因此被纳入ETS,而且ETS平等对待所有的航空公司,不存在贸易壁垒,加之航空业市场化程度较高,可通过提高票价转移成本,纳入ETS不会影响企业竞争力。

不过,由于航空业涉及多个国家管辖,《京都议定书》对此也没有约束,其他国家对于欧盟单方面将其纳入ETS的举动提出强烈反对,欧盟不得不采取“停止时间”方案,暂时不强制执行非欧盟航空公司提交配额的义务。

有资料显示,航运业的排放量比航空业更大。由于长期以来航运业碳排放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减排潜力巨大。为此,欧盟制定了MRV草案(航运业二氧化碳排放监测、报告和核实机制),预计2018年开始强制实施。这释放了未来航运业碳排放可能受到监管的信号,一些船舶运营人先行建立自己的MRV系统,利用电子数据搜集系统,掌握能源利用情况,并据此降低能耗。据了解,一些公司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2007年降低了25%,并由于能效减少,节约了成本,预计到2030年会节省成本高达500亿欧元。

除了上述两大市场,美国目前较为活跃的碳交易市场主要是加州排放权交易机制和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RGGI)。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市场查看更多>碳交易查看更多>碳排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