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危险废物评论正文

电子垃圾“后遗症”

2015-07-30 10:50来源:民主与法制时报作者:李张光关键词:电子垃圾垃圾回收北京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3年10月初,当地村民由于受不了难闻的气味,向当地媒体举报。经报道后,环保部门马上进行查处,发现现场焚烧后的残留物质为47.46吨,共焚烧电子垃圾71.95吨。

监测技术人员用便携式重金属检测仪对现场不明焚烧物进行监测后,发现这些物品中均含有铜、铅、锌、镉、砷、镍、铬等有毒物质。

曾和平介绍,焚烧电子垃圾是提取重金属的一种方式。广东清远龙塘镇通过高温对电子垃圾进行拆解曾是一种常见现象。

龙塘镇与贵屿情况类似,但随着贵屿对电子垃圾非法拆解的严厉打击,龙塘渐有取代贵屿成为国内最大的电子垃圾处理地之势。

据当地村民介绍,龙塘镇很多人都往往采取高温拆料的方式,将塑料和金属分离开来。在进行拆解时,工人拿着塑料放在煤炉上加热分离,在这一过程中就会散发出浓烈的臭味。在分离出铁、铜、铝制品后,产生的废弃塑料就会在晚上被偷偷烧掉。

长期关注龙塘镇环境状况的中山大学环境与生态研究院院长杨中艺教授告诉民主与法制社记者,龙塘镇电子垃圾对水、土壤、大气造成的污染都是相对比较严重的。

杨中艺说,重金属污染会对整个人体造成伤害,像铅污染会对小孩大脑发育和智商造成严重的影响。

据杨中艺介绍,龙塘地区过去回收的一些电器都属于早期的产品,早期为了使电器发热不引起塑料的燃烧,塑料里掺了阻燃剂,这些阻燃剂对人体存在危害,现在已经被禁止使用了,“焚烧电子垃圾塑料后,里面阻燃剂会被烧掉,会产生更严重的二次污染物。”

曾永平表示,目前的政策尚存在一些漏洞,相关的法律法规局限于处理环境问题而不是整个电子垃圾所带来的问题,一些当地政府早些年还是鼓励拆解电子垃圾的,现在这个行业已经成为当地人的主要收入来源,在取缔电子垃圾非法拆解的同时也应该给予当地老百姓体面获得稳定收入的机会。

曾永平认为,合格的电子垃圾拆解行业由于本身需要较高的技术操作,基本不挣钱,所以政府必须介入并通过财政拨款承担一部分成本,电子厂商也应该根据利润高低而承担部分成本。

杨中艺也表示,龙塘所在区域的电子垃圾拆解产业大都属于小作坊,多年来进行打击,虽然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根本局面并没有得到改观。

龙塘镇的一名居民称,电子垃圾拆解小作坊无法被根本取缔,原因在于电子垃圾拆解已经成为当地重要的产业,涉及范围广、人数多,牵涉到众多家庭,甚至社会稳定。而在利益的驱动下,不少人选择铤而走险。

另一方面,在目前国家环保部的排放物统计中,电子废弃物污染并没有纳入统计监测。这因此成为一个污染严重却又难以治理的“真空地带”。

延伸阅读:

电子垃圾:兵临城下

原标题:电子垃圾“后遗症”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子垃圾查看更多>垃圾回收查看更多>北京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