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除灰除尘市场正文

一场豪赌开好头 电袋复合除尘签订合同如何从0到70亿?

2015-08-13 14:32来源:中国电力报作者:邹春蕾关键词:超低排放电袋复合除尘龙净环保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郝吉明参与了电袋多个重要成果的评审,他指出,电袋的创新核心是让前面的电区去除90%左右的粉尘,剩下的交由后面的袋区去除。而经电区荷电的粒子,会减少布袋的过滤阻力,延长布袋的清灰周期。“这种组合式方式的运用,将原来单一的除尘设备耦合强化后,达到的是1+1>2的效果。”

同样对电袋复合除尘技术非常了解的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朱法华也重点强调了电除尘+袋除尘这种耦合关系所能呈现的优势。“电除尘的优点是皮实、耐用、阻力小,缺点是受煤质波动影响较大,除尘效果不稳定;布袋除尘器的除尘效率虽不受煤质影响,但容易形成高阻力,滤袋的寿命也容易受影响。电袋复合除尘器在将电除尘与布袋除尘两者的优势结合的同时,还规避了各自的缺点。”

朱法华分析,电袋的复合不是简单的拼接,至少在三方面表现得较为突出:一是将电除尘和布袋除尘有机耦合,从机理上解决了两种除尘方式之间的关系;二是将流场做得非常流畅,从原来的一维进风变成了三维进风,并对清灰方式等做了很多很好的改进;第三,开发了一系列适应电袋复合除尘器特点的滤料,包括PTFE、PPS复合滤料等,解决了滤袋的寿命问题。

成长 从0到70亿

“不过,再好的技术也得看疗效。”朱法华开玩笑似地说道。这里说的疗效指的是实际工程应用。2005年,天津军粮城发电厂1台5万千瓦机组拉开了电袋复合除尘器进入电力行业的序幕。当时龙净主管技术的副总经理郭俊亲自带队去向用户介绍技术,叩开了电力行业的第一扇大门,并一发不可收拾,在此后的十年间,龙净电袋复合除尘器迅速崛起,连续突破了各等级容量的机组,迄今为止,共签订了总装机容量1.1亿千瓦的合同项目,其中包括30万千瓦机组138台、60万千瓦机组57台,以及全球独有的12台100万千瓦机组。

电袋的成长速度一度被业内描述为神话,甚至,这种速度让龙净本身也颇感意外。2007年,龙净的CEO吴京荣决定在传统已有的事业部之外,增设电袋除尘事业部。现在回头看,对这个年销售收入已高达60亿元的环保龙头企业而言,这一决策非常英明,成为龙净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为了新组建的电袋团队,龙净挑选了一位领军大将———修海明。熟悉修海明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敢想敢做有魄力的人。2007年,修海明带领仅有18个人的团队,用半年时间就拿下了3亿元的电袋合同。此后,这种惊喜每年都在上演,截至2014年,电袋团队用8年时间已签订合同达70亿元,团队也从最初的18人扩大到了将近400人。

0~70亿,这串数字代表着荣誉,背后也掺杂着数不尽的辛酸。在长期由电除尘器、布袋除尘器两分天下的国内除尘市场格局下,电袋复合除尘器的横空出世所遭遇的阻力可想而知。

“电袋复合除尘器问世之后在市场上引发了很多争议,其中不乏一些质疑。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电袋会产生臭氧,会对滤袋造成腐蚀’的说法。”如今身为龙净除尘技 术首席专家的林宏向记者回忆说,当时电袋会产生臭氧腐蚀滤袋的说法在业内传得沸沸扬扬,给电袋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不过,对于这些质疑和争议,龙净当时并未站出来发声。林宏后来解释说,新鲜事物挑战主流历来都会受到争议,有的是出于纯粹的学术研讨,有的背后则代表着利益纠葛。但不管是哪一种,正确的做法都应该是用严谨的科学来验证,用工程实例来说话。

据林宏介绍,龙净早在2005年就已经与福州大学合作,从实验室实验、现场测定、工程实例跟踪三个角度来研究臭氧对电袋的影响,最终得出明确结论:电袋产生臭氧的浓度很低、且会被迅速分解,不足以对滤袋寿命构成影响。

除此之外,龙净对电袋的气流分布、流场布置、滤料选项等核心问题上,均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工作作为支撑。因为懂行的人都知道,电袋虽然是电与袋的结合,但它绝非把电除尘和袋除尘拼凑在一起那么简单,里面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去解决。“龙净也从来不会一拍脑袋就说电袋什么都完善,而是要在理论上做到扎扎实实,这样才能在实际应用中站稳脚。”林宏说。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超低排放查看更多>电袋复合除尘查看更多>龙净环保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