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市场正文

新型煤化工发展趋势探索--身在寒冬 心向暖阳(四)

2015-08-18 08:33来源:卓创资讯新型煤化工微信作者:吴婷关键词:煤化工煤制天然气碳排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 缓和水煤矛盾 新型煤化工安家更稳妥

未来发展之中,什么地方才是最适合发展新型煤化工的基地又成为业内争论的话题。煤炭资源和水资源都是煤化工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而在我国,煤炭资源和水资源呈逆向分布特点。煤炭资源储量西多东少、北丰南贫,大型煤炭基地主要集中在北部和西南地区。

也因此,从目前项目发展来看,我国的新型煤化工项目的发展基本集中于中西部地区。据卓创资讯数据统计,在当前已投产的新型煤化工项目中,不仅多数项目建在中西部,而且其规模要普遍高于东部建设项目的规模。比如煤制烯烃有8个项目高达454万吨/年的烯烃产能分布在陕西、宁夏和内蒙古,占总烯烃产能的60%。这些项目从投产开始,便持续维持高负荷运行即便在去年的原油暴跌中,也鲜有停车。煤制油方面,潞安、伊泰、神华、未能和延长全部都在山西、陕西和内蒙;煤制气方面大唐克旗和庆华则分别在内蒙和新疆。

然而,这些地区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水资源短缺。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主导完成的 《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红线要求约束煤炭开发利用》课题研究成果对外发布。该课题研究显示,全国14个大型煤炭基地,除云贵基地、两淮基地、蒙东基地水资源相对丰富外,其余基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其中,晋陕蒙宁甘等省区,原煤产量超过全国总产量的60%,而水资源占有量仅占全国总量的4.8%,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部分地区煤炭开采洗选用水量超过了区域工业用水总量的50%,这对缺水地区水资源供需形势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煤炭转化利用相关的火电及煤化工等高耗水行业持续发展,其对水资源的需求难以满足,往往只能挤占生态环境用水,相应的取用排水过程也对区域水资源和水环境形势带来了严重挑战。

因为水资源的问题,甚至往大一点说,因为环保的问题,很多项目都已经受到制约。比如说前面我们提到的陕西蒲城,2015年已经停车两次;比如说苏新煤制气项目,首次环评审批被驳回;再比如青海大美煤制烯烃项目,原计划的煤制烯烃被迫修改成甲醇制烯烃;在行业内拖拖拉拉的中天合创鄂尔多斯项目,也因为水资源问题,整体建设过程也不是那么顺利。所以说,水资源已经对煤化工生产和建设产生了严重制约。

如果我们把之前的做法总结为叫做以煤定位,这么根据目前的挑战,未来的发展方面,我们把它称之为以水定煤。2011年4月公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煤化工产业有序发展的通知》,《通知》指出,煤炭净调入地区要“严格控制煤化工产业”,鼓励在水资源充足和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煤化工。相比之下,我国新疆、贵州和内蒙古3 省煤炭资源丰富,且具有相对丰富的水资源,因此这3 个省份更适合发展煤化工。

同时,面对能源赋存条件的限制,“十三五”规划的能源生产布局是“五基两带”,即东北、山西、鄂尔多斯、西南、新疆5大能源基地,核电及海上2个能源开发带。其中,14个大型煤炭基地的产煤量占全国煤炭产量的比重在“十三五”期间将达到95%以上。由于煤炭供给过剩,因此对煤炭基地的规划将划分层次,区别对待。优先开发蒙东、黄陇和陕北基地,巩固发展神东、宁东、山西基地,限制发展东部即冀中、鲁西、河南、两淮基地,优化发展新疆基地。新疆基地将在“十三五”之后发挥更大作用。

针对全国煤炭开发的大形势,煤炭企业要合理规划自己企业未来的发展道路。在资金紧张和流动性致胜的时代,对于优先开发的区域,煤炭企业把控好资源开发的节奏、判断准市场变化的步伐至关重要。新疆这块未来将会发挥重要作用的能源宝地,一些有实力的煤炭企业既然已经布局,那就要随时关注国家有关政策和市场动向,选择适合自己的产业路线。总之,那些始终保持敏感的嗅觉、同时掌握资源的企业,一定会走得更长远。

延伸阅读:

新型煤化工发展迅猛--身在寒冬 心向暖阳(一)

新型煤化工遇冷并非偶然--身在寒冬 心向暖阳(二)

新型煤化工之越挫越勇--身在寒冬 心向暖阳(三)

原标题:新型煤化工之我思故我在——身在寒冬,心向暖阳(四)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化工查看更多>煤制天然气查看更多>碳排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