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流域治理评论正文

黑龙江省治理城市黑臭水体 创建城市内河新标准

2015-08-21 09:10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吴殿峰关键词:黑臭水体生态修复生态文明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上世纪60年代之前,马家沟还是条清水河,时常有大人、小孩在这里捞鱼、游泳、抓蜻蜓等;而何家沟不仅清澈见底,还能摸到泥鳅;另外,有着100多年历史的信义沟,每次下雨后,沟边总会飘着淡淡的青草香;作为松花江一级支流的阿什河,满语是“黄金水道”的意思,则象征着沿河流域的居民富裕吉祥。因为这条养育过古代女真文明和现代阿城文化的“黄金河”,曾是满清贡品珍珠——“东珠”的主产地,金源文化的诞生地。

此后,在60、70后人的眼里,这些河流逐渐发生了变化。人们发现河水越来越臭,鱼儿渐渐绝迹了,没有了食物的水鸟也陆续离开了这里。

到了上世纪80、90年代,“三沟一河”已经彻底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臭水沟、垃圾河,马家沟河上再也见不到水禽了。“不要说鸟了,人在河边走时都熏得脑袋疼。”居于河边的薛先生说。

从上世纪90年代起,这些城市内河渐渐变成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放通道。后来这条河由于没人管,53个污水口直接向这条河里注入大量污水,河边家养的母鸭都因为这些污染一点点儿变成了叫声沙哑、不会下蛋的公鸭子。

比起马家沟的垃圾河,信义沟的污染情况更为严重。在信义沟上游河道的两岸基本都是居民区,但河边经常垃圾成堆,污水气味难闻,每逢遇到大雨,两岸居民经常受淹。

而阿什河则在地方经济迅猛发展、片面追求GDP的情况下,将大量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内,一度使劣Ⅴ类水体的比率达到100%。

因此,“三沟一河”的污水夜以继日地流入松花江,转移到沿河地下水和市郊农田里。而这些水浇出的农田蔬菜看似长势良好,却不知蔬菜根部当中残留的一些金属元素,如铅、铜等对人体会产生一定影响。

牡丹江的“三溪一河”也未能逃脱厄运,这四条河流本来有着美丽的名字——金龙溪、银龙溪、青龙溪、北安河,不过后来都转变成一个共同的名字——“龙须沟”。

曾经的“三溪一河”,河水臭气熏天,每到夏天,恶臭难挡,逼得周边居民长期不敢开窗。当遇到枯水期,距河道20米开外就能闻到一股恶臭,站在河道边,可以清晰地看到水面上漂浮的垃圾,有些已经於结,当地人只要有条件,都想尽快逃离这些河流。

坐落于松花江下游的北方水城佳木斯市,纵贯城市的3条内河——音达木河、王三五河、英格吐河也遭受了同样的命运。

10年前记者在佳木斯市采访时了解到,英格吐河两岸臭味扑鼻,令人作呕。大坝上被开垦成菜地,河道内成了垃圾大全,除了生活中常见的生活垃圾外,还有猪内脏和猫狗的尸体,大量生活污水源源不断地流入河中。站在音达木桥上,往下看去就是脏兮兮的音达木河,同样流淌着污浊不堪的黑灰色河水,散发的臭味令人禁不住掩鼻。

“60年代淘米洗菜,70年代洗衣灌溉,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臭不可耐。”这句顺口溜成了城市内河沿岸居民的无奈戏谑。

有相关资料表明,多年来,由于黑龙江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工业快速发展、人口暴增,再加上城市污水、垃圾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泄洪沟渠、河流,两岸垃圾随意倾倒,使部分城市内河及周边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16条内河出现不同程度的黑臭问题。

多年以来,地方政府对内河治理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收效甚微。早在20年前,哈尔滨市政府曾选择重要区段对马家沟进行消淤疏浚,此后陆续进行的治理时断时续,市中心河段水质也时好时坏,有的区段铺设了水泥河底,有的区段安装了截流管线,重点区段引进清水。但是,这一切都无法改变马家沟水环境质量恶劣的局面。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日益加快,沿城市内河的多处地段已被开发为公园和住宅小区,但是水污染状况并没有得到缓解,沟水水质及两侧污染问题屡次成为市民投诉的焦点,针对周边企业污染排放的专项治理也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

而在“十五”规划过后,松花江干流水质变好,逐渐出现了江鸥翔集,但锦鳞游泳美好画卷的同时,松花江支流、城市内河给家门口造成的环境污染则让城市近距离添堵。

原标题:清流照花影 江鸥入画屏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黑臭水体查看更多>生态修复查看更多>生态文明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