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工业固废评论正文

开发“城市矿产”仍需多方给力

2015-09-01 10:49来源:中国矿业报作者:王琼杰关键词:城市矿产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尴尬的发展现状

发展“城市矿产”更多考虑的是资源深度化,通过企业集群,将分散在各家各户的小企业集中起来。在产业层面,由各个园区部署相关产业政策,从初级的回收、初级的拆解,到进入深度加工资源再利用,使资源利用能够真正深度循环起来。

然而,说着容易做着难,这一目标在具体实施中却并非那么简单。

据了解,当前中国“城市矿产”产业发展日新月异,但在发展过程中却也出现了回收体系不完善、关键技术缺失、产品附加值低、甚至于行业需依靠政府补贴推动等一系列严重问题。而造成“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陷入进退维谷的主要原因则是国家及地方配套政策严重滞后,扶持力度不够。

就拿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批准的第二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河南省长葛市大周镇来说,该镇是长江以北最大的废旧有色金属集散地,经过30年来不断发展积累,现在已初步形成了以金汇集团为龙头的不锈钢、铝、铜、镁、镍回收加工为主业的再生金属产业,构建起了“一手回收商-专业化回收处理商-批发商-加工商”的再生金属回收加工利用链条和“回收-预处理-初级加工-深加工”的循环经济产业链。目前,该镇年回收废旧金属260万吨,再生各类金属180万吨,回收加工率达到了60%,实现产值达到600亿元,已经发展成为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再生金属集散地。

2011年7月,该镇的再生金属回收加工区成为“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后,致力于再生资源领域发展,围绕“城市矿产、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产业互通”来做强做大产业的金汇集团,组建了以开发“城市矿产”的葛天再生资源公司、以生产不锈钢的鑫金汇、以金属深加工的鼎大制品、以发展第三产业的大通伟业、以PPP领域为主的京汇中邦等公司,以求形成完整产业链,促进资源的深度利用。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该公司建设近4年来,非但没有跟原先预计的那样实现盈利,反而还累计亏损了1亿多元。

“对我们这个示范基地,国家专项基金补贴3亿元,现在已拨付了50%,剩余的50%到今年10月底全部工程项目验收完成后拨付。”葛天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磐钰表示,“城市矿产”和循序经济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经过多年的发展,葛天再生资源公司已出具规模,但如何来支撑发展,提高自身的“造血”功能依然是困扰“城市矿产”发展的关键原因。如果发展“城市矿产”只靠“输血”,连年亏损,再有实力的企业也会支撑不下去。

据了解,目前制约葛天集团最大的因素是回收废旧金属成本高、数量少。就报废汽车来说,该公司按照规划建设了年处理量6万辆的拆解车间,但现在已经建成的3万辆的能力还远远“吃不饱”。

“许昌市共拥有汽车总量60多万辆,按照5%的报废率,每年应该有3万辆汽车报废,而实际上许昌市全年报废的汽车不到2千辆,根本无法来满足需求。”王磐钰分析说。

“汽车到了报废期不去申请报废,根本原因是政策缺失,对报废汽车的补助太低,每辆报废汽车申请报废只补助七八百元,车主自然不会大老远去申请报废。”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现在再生资源公司的报废车辆之所以少,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许多报废车辆流通到了“黑市”,被拆解后当零部件卖了。这对公路交通安全来说,无疑埋下了诸多炸弹。

在葛天再生公司园区发现,偌大的金属回收市场冷冷清清,正常开门营业的并不多。而按照规划,该市场将容纳数百家废旧金属回收企业。

“现在废旧金属回收行业还处于‘家庭作坊’式阶段,许多个体户习惯于房前屋后,不愿意进入统一的市场。”王磐钰说,许多废旧金属回收企业之所以不愿意搬进统一的大市场内,除了传统观念制约外,还有就是只考虑了眼前的入场成本问题和交通便利问题,而没有考虑入场并形成规模后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此外,这些“家庭作坊”式的废旧金属回收企业还存在着很多管理漏洞,成为了私自拆解车辆、非法出售零部件的温床,不但不利于国家和地方对废旧金属回收的监管,还因为露天乱堆乱放废旧金属而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更重要的还是区域限制而导致的报废汽车无法异地进行统一拆解。目前,对报废汽车实行的地级辖区内统一报废拆解,不能跨地区回收。就河南省来说,虽然目前只有长葛市大周镇一个国家级“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但因为其位于许昌市辖区内,所以只能许昌辖区内的报废汽车有权进行回收拆解,而相邻的郑州、开封、平顶山等其他地级,即便有报废汽车也不能回收。

而国家现行的财税政策也不利于“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据了解,2008年以前,国家对回收、分拣、加工废旧金属行业实行增值税百分之百返还。此后,又调整为增值税全额征收然后30%返还。因为废钢资源占比比较,去年国家工信部、税务总局联合下文,对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可以实行50%增值税返还,而有色金属则没有享受到这一利好政策。

“废旧金属回收、分拣挣得都是辛苦钱,而且都是从各家各户收来的,没有抵扣,但销售时却都要缴纳增值税,企业很难再有利润可言,赚的钱连生产线的投资利息都不够。”王磐钰说,“即便现在实行了增值税返还,但不是即征即返,返还额度小,周期长,有时半年甚至一年才返还一次,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事实上,这种情况并非个例。据相关人士透露,目前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已经批复的前六批39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中,许多都面临这样的难题,有些甚至纯粹是为了套取国家财政补助而申报的示范基地。

“企业都是趋利的,如果从事‘城市矿产’的企业光赔不赚,即便是国家财政资金补助得再多,企业也没有积极性。因为财政资金补助得越多,企业配套的也越多,企业面临的亏损风险可能也就越大。”相关业内人士分析说。

原标题:开发“城市矿产”仍需多方给力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城市矿产查看更多>再生资源查看更多>循环经济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