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除灰除尘报道正文

科技助陕西环保跨越发展:加强科技 突出成果 完善标准

2015-10-16 09:41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陈艳 杨峰关键词:燃煤锅炉大气细颗粒物污染污水处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有了求真务实的态度,治污难题也就不再是难题。

陕北煤海是陕西省经济结构煤化当家的写照,进一步延伸升级能源产业链具有重要的意义。

兰炭生产过程中的剩余氨水污染问题是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陕西省环保厅组织科研人员通过分析废弃物产生的原因,采用将剩余氨水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方法,将剩余氨水炉内气化与资源回收,达到了“以废治废”、回收热能和废水中有机物的目的,有效解决了氨水污染、浪费水资源等问题。

这一技术在府谷、神木地区的兰炭、金属镁生产企业被广泛推广应用,为解决当地环境污染问题、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陕南黄姜皂素与陕北兰炭清洁生产和污染防治的背后,是环境科技创新长长的成绩单。

近年来,陕西省环科院与相关单位合作完成的燃煤锅炉细颗粒物污染控制研究技术、水泥行业细颗粒物污染控制研究技术、机动车细颗粒物污染控制研究技术等有效解决了环境问题,火电厂节能增效、改善雾霾天气新技术解决方案、利用矿渣生产环保抗震砖技术等成为陕西省环境科技创新的亮点。

制定标准提供依据

提出各行业、全流域、新老企业执行统一标准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建立健全与陕西环保相适应的技术法规、环境标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陕西省环境标准和各项污染防治可行性技术指南不断完善,为环境质量改善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由省环科院编制完成的《陕西省黄河流域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提出各行业执行统一的排放标准、全流域执行统一的排放标准、新老企业执行统一标准,并规定了16种水污染物水质水量的控制指标。

标准颁布后,黄河流域陕西段工业企业实现COD排放总量削减约50%,污水处理厂通过升级改造实现COD排放总量自身削减约40%,实现了“十一五”期间陕西省在保证地方经济年均11%增长速度的情况下,水污染物减排15%的目标。同时,水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使黄河流域在“十一五”末期消灭劣Ⅴ类水体,“十二五”期间城市干流达到景观水体的标准,为人民群众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

今年元月1日起,由陕西省环科院组织制定发布的两个强制性地方标准《关中地区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与《汉丹江流域(陕西段)重点行业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正式实施,这为陕西省重点区域环境管理夯实了基础。

《关中地区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涉及关中地区火电、水泥、炼焦、钢铁、有色以及锅炉六大重点行业,将陕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对关中地区重点行业全面实施国家特别排放限值的要求,以地方标准的形势纳入法制轨道,部分行业的个别指标严于国家排放限值,执行的范围从西安、咸阳扩展到整个关中地区,为关中城市群大气联防联控奠定了坚实的执法基础。

标准颁布实施后,重点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了30%~60%,对关中地区治污降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数据显示,关中各市(区)2015年上半年与2014年同期比较,优良天数增加9天~55天,重度污染以上天数减少5天~25天,城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汉丹江流域(陕西段)重点行业水污染物排放限值》首次将畜禽养殖污水排放纳入行业控制范围,提出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按设计处理规模分级控制好标准限值,按照大规模严要求、小规模具体要求的原则,首次提出对于第一类污染物实行车间排口、总排口双重控制,为确保引汉济渭工程水质安全提供了重要法律依据。

相关链接

靠创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科技的地位、作用对于环保的影响日趋凸显,但环保科技依然面临着许多困境和难题。

陕西省环保厅副厅长李敬喜表示,当前陕西省环境科技工作的难点主要表现为:一是环境科技对环境管理的支撑引领作用尚不突出。环境科技经费投入渠道不畅,集聚科技资源解决环境问题的机制存在不畅,科技项目在指南编制发布、申报、评审等程序设置中,缺少环境监管基层部门和企业的参与环节,导致花费大量科技资源取得的科技成果往往实用性、针对性不强。

二是自主创新性不强,特别是服务环境管理方面的基础研究。基于流域、区域的环境容量研究及环保大数据建设滞后,先进的环境监测设备仪器国产化程度低,环境科技对外技术合作交流、引进工作有待加强。

三是环保技术推广难,好技术发挥环保效益慢。由于环境经济政策、财政税费政策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环保科研成果的转化。缺乏有效的推广手段,技术认证及管理滞后,使企业选择技术时存在各种治理技术良莠不分的现象,抑制了先进技术的应用推广。

下一步,陕西力争研发出一批核心关键技术、申请一批专利、建设一批科技示范工程,在靠创新推动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上迈出实实在在的步伐。比如,结合陕西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及污染排放特征和相关规划,开展环境保护规划战略研究、环境经济政策研究,并研究制定陕西环境标准、技术规划和方案,为开展全省“十二五”环保规划的绩效评估和“十三五”规划编制奠定理论基础。围绕中央和陕西省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开展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关中大气污染防治、陕南重金属污染防治、陕西能源化工等方面的污染治理等。

在农村环保方面,继续做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开展生物发酵床关键技术研发,在农业废弃物、畜禽养殖和农村垃圾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与示范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原标题:科技助陕西环保跨越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燃煤锅炉查看更多>大气细颗粒物污染查看更多>污水处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