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测技术正文

作标准曲线是否真的那么简单?

2015-10-20 10:00来源:实验与分析微信关键词:分析检测标准曲线待测物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分析检测中的标准曲线目的是可以根据标准曲线查出待测物质的含量。所以标曲的制定是实验室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作,那么,你所做的标曲真的做好了吗?RSD值、线性相关系数和线性方程如何?线性好与不好分别由于哪些原因造成的?是仪器、标液,还是配制的问题?对比下文的一些点来找找原因吧!

标准曲线的制作要求

按GB/T22554-2010《基于标准样品的线性校准》推荐:1、标准曲线的浓度范围应覆盖正常操作条件下的被测量范围;2、标准样品的组分尽量与被测样品组分一致;3、标准样品的浓度值应等距离的分布在被测量范围;4、标准样品的个数至少应有3个浓度;5、每个标准点至少重复2次,这个重复是指从稀释开始;如果国家标准有相应的浓度系列推荐,尽量按国家标准,如果你要偷懒,比如我要减少标准点,至少要有理论标准支撑,比如至少要3个浓度。工作中我们经常采用线性校准,因为线性方程最为简洁。

标准曲线的作法

(1)标准液浓度的选择:在制备标准曲线时,标准液浓度选择一般应能包括待测样品的可能变异最低与最高值,一般可选择5种浓度。浓度差距最好是成倍增加或等级增加,并应与被测液同样条件下显色测定。

(2)标准液的测定:在比色时,读取光密度至少读2-3次,求其平均值,以减少仪器不稳定而产生的误差。

(3)标准曲线图的绘制:一般常用的是光密度--浓度标准曲线。

①用普通方格纸作图。图纸最好是正方形(长:宽=l:1)或长方形(长:宽=3:2),以横轴为浓度,纵轴为光密度,一般浓度的全距占用了多少格,光密度的全距也应占用相同的格数。

在适当范围内配制各种不同浓度的标准液,求其光密度,绘制标准曲线,以浓度位置向上延长,光密度位置向右延长、交点即为此座标标点。然后,将各坐标点和原点联成一条线,若符合Lambert-Beer氏定律,则系通过原点的直线。

②若各点不在一直线,则可通过原点,尽可能使直线通过更多点,使不在直线上的点尽量均匀地分布在直线的两边。

③标准曲线绘制完毕以后,应在座标纸上注明实验项目的名称,所使用比色计的型号和仪器编号、滤光片号码或单色光波长以及绘制的日期、室温。

④绘制标准曲线:一般应作二次或三次以上的平行测定,重复性良好曲线方可应用。

⑤绘制好的标准曲线只能供以后在相同条件下操作测定相同物质时使用。当更换仪器、移动仪器位置、调换试剂及室温有明显改变时,标准曲线需重新绘制。

⑥标准曲线横坐标的标度:从标准液的含量换算成待测液的浓度。

标准曲线的核心问题要解决

1、能找到确切浓度的标准物质或标准品。

2、标准系列和待测物质一定要有相同和一致的基体,因为样品基体可能会干扰仪器的响应,从这个意义上讲,样品的前处理实际就是提供标准和样品同样的基体环境,尽量祛除干扰基体。所以最好的标准系列应该是样品基体匹配的标准系列。

原标题:作标准曲线是否真的那么简单?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分析检测查看更多>标准曲线查看更多>待测物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