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报道正文

香港的“零厨余”之路

2015-10-29 08:40来源:固废家园关键词:固体废物厨余垃圾垃圾分类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再看看香港政府在回收厨余垃圾制成有用资源的工作,当局正计划兴建两座有机资源回收中心,处理来自工商界的厨余垃圾。第一期及第二期有机资源回收中心,将建于北大屿山的小蚝湾和北区的沙岭,预计分别于2015年及2017年落成,厨余垃圾会转化成堆肥和生物气(如沼气),后者会用来发电。届时两所中心合共每天能处理五百公吨厨余垃圾,但这亦只占全港厨余垃圾总量的一成四。此外,环保园即将兴建私营厨余垃圾回收再造厂,该厂每日能处理二百公吨厨余垃圾。按三个回收设施合共能处理的厨余垃圾量,即是在可见的未来,本地回收设施亦只能应付整体香港厨余垃圾量的两成。

从以上最乐观的估计,即现时正在或将会推行的减少厨余垃圾措施和回收厨余垃圾设施均进行得相当理想,当中仍有差不多五成厨余垃圾是需要送往堆填区。香港的厨余垃圾回收量偏低,相比南韩,当地政府于1998年起推行垃圾征费和厨余垃圾回收,2005年更禁止厨余垃圾送去堆填区,现时南韩的厨余垃圾回收率高达九成多,已回收的厨余垃圾当中,分别有五成和四成再造成堆肥和饲料,一成则转化为能源。现时南韩的厨余垃圾制造量比起实施垃圾征费前已减少两成多,每人每天生产约0.3公斤厨余垃圾,人均厨余垃圾制造量仅是香港的六成。此外,台北市于2000年推行垃圾费随袋征费,2005年开始强制要求家居及工商业将厨余垃圾分类回收作堆肥和猪粮,结果台北市厨余回收量由1999年的2.4%,大幅增加至2010年的44%,每人每天生产约0.2公斤厨余垃圾,人均厨余垃圾制造量只是香港的四成。

台湾借鉴台北的回收系统

香港现时的厨余垃圾回收率低得惊人,主要原因是没有回收系统。现时只有少部分酒店和餐厅自行回收厨余垃圾。2011年,政府推出“屋苑厨余循环再造项目”资助计划,合共资助了五十六个屋苑推行厨余垃圾回收。由于厨余垃圾回收纯属自发性质及欠缺系统性,结果是每日送往九龙湾厨余垃圾处理试验设施处理的酒店和商场厨余垃圾,只有约0.63公吨,而五十六个屋苑每日合共所能回收的厨余垃圾亦不足六公吨。

要增加厨余垃圾回收量,政府首要是建立全港性的厨余垃圾回收系统,必需做到源头分类和提供便捷卫生的收集点,然后再交由认可的厨余垃圾回收商处理。以台北市为例,厨余垃圾跟其他的可回收资源(如废纸、塑胶和玻璃等可回收废弃物)和垃圾是分开处理的,于不同的指定时间和地点,直接交给政府的清洁车收集和处理。

厨余垃圾亦进一步分类为“生厨余”和“熟厨余”,

“生厨余”是指未烹的蔬菜和果皮等,可以用来堆肥;

“熟厨余”则是烹调过的食物,如剩菜和剩饭等,可以用作动物饲料。

从台北市例子可见,分类和回收厨余垃圾由政府强制执行,加上全面的厨余垃圾回收系统,事半功倍。

不过,由于香港多是高楼住宅和大型商场,比较难跟台北市规定的一样,要市民定时定点将厨余垃圾回收。当局可改为在各大屋苑、食肆、酒楼和商场设立厨余垃圾回收点,方便居民及商店将厨余垃圾分类回收,并规定有关管理单位(如物业管理公司或外判清洁公司)每日在指定时间,将已分类的厨余垃圾运送到各区指定的厨余垃圾回收中心。考虑运输成本和教育需要,政府亦可资助屋苑就地设置厨余垃圾堆肥机,亲身参与厨余垃圾循环再造,有助提升市民的环保意识。

建立了良好的回收厨余垃圾系统后,将会收集到更多的厨余垃圾,随后便需要良好的厨余垃圾再造产品市场配合,整个回收系统才能持续下去。最普遍来说,厨余垃圾可再造成堆肥和动物饲料,按目前本地农业和养殖业情况来看,估计最多每日可吸纳五十公吨堆肥、二百公吨猪粮和二十公吨鱼粮,相当于八百三十公吨厨余垃圾量,即占香港厨余垃圾总量的两成三。

延伸阅读:

餐厨垃圾资源化之路不平坦

原标题:香港的“零厨余”之路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固体废物查看更多>厨余垃圾查看更多>垃圾分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