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五、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取得突破
在清洁生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资源再生利用、再制造、垃圾资源化、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领域开发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有的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级工业大奖,一些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迅速实现产业化。如复杂难处理镍钴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与应用、典型尾矿资源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纳米复合电刷镀再制造技术、废弃钴镍材料循环再造技术、有机废物生物强化腐殖化技术,有些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形成了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创新体系。
六、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一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重点是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热能及废气回收利用。二是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重点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田残膜和灌溉器材回收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林业“三剩物”综合利用、农林牧渔加工副产物资源化利用。三是资源再生利用与再制造产业,重点是废金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汽车、废电池、废塑料、废橡胶、废轮胎等再生利用以及汽车零部件、机电产品等再制造产业。四是垃圾资源化产业,重点是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五是水循环利用产业,重点是污水再生利用、海水淡化、苦咸水利用产业。这五大产业构成了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体系的主体,技术、装备、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七、循环经济新兴产业方兴未艾
发展循环经济催生出新的产业,如再制造产业,包括汽车发动机、变速箱、起动机、电动机等零部件再制造;工程机械、机床、煤机、盾构机、医疗器械、手机、复印和打印机耗材等机电产品再制造,目前我国再制造企业已达500家以上,预计实现产值500-800亿元;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汽车资源化利用已形成规模;我国生活垃圾发电产业已有较高的产业集中度,近几年,建筑垃圾、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化正在逐步形成,这些新兴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是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商业化模式不断创新,特别是近两年积极探索互联网+回收体系,改变了传统的经营模式,利用APP、网站、微信、400电话等,实现居民线上交投与回收人员线下回收的深度融合。
八、循环经济政策机制不断完善
一是价格和收费政策,如实行了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阶梯式水价、生物质发电上网优惠电价,垃圾处理收费等。二是财政政策,国家设立了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累计安排136亿元,用于支持园区循环化改造、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循环经济重点项目;2005-2014年十年间,中央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共安排426亿元资金,用于支持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项目;国家对列入863、973和科技支撑计划的循环经济重大科技开发项目给予补助;建立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对列入目录的产品回收处理给予补贴。三是税收政策,国家对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实行减免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优惠,对一次性木筷增收消费税等政策。四是金融政策,循环经济列入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的支持范围。五是产业政策,国家从产业布局、准入门槛、技术标准、以及投资、价格、财税、金融、进出口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循环经济发展。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市场化机制将加快形成。
九、循环经济能力建设得到加强
循环经济理论研究不断深入,生态设计、全生命周期管理、产业共生、“城市矿产”开发等理念的提出和深化,引领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循环经济指数,开展资源产出率统计试点,研究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和完善相关统计制度。循环经济宣传不断强化,全民意识大幅度提升,国家先后批复了30个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依托先进典型,发挥宣传引导、教育培训的作用。一些高等院校设立了循环经济学院或开设循环经济课程,一些智库等研究机构设立专门机构研究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相关领域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先后落成并投入运营。有关机构研究建立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发布相关标准,协会标准试点开始启动。循环经济社会组织不断完善,成立了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和相关行业协会,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十、发展循环经济取得显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报告,2013年,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指数为137.6%,比2005年提高37.6个点,年均提高4个点。根据有关行业协会统计,2014年,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1.5万亿元,从业人员2000万人,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弃物和再生资源近2.5亿吨,与利用原生资源相比,节能近2亿吨标准煤,减少废水排放90亿吨,减少固体废物排放11.5亿吨。2005-2014年,我国累计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20.4亿吨,废钢7.9亿吨,再生铜、再生铝、再生铅、再生锌四种再生有色金属8085万吨,废塑料1.88亿吨,废纸6.03亿吨。“十二五”前四年,我国资源产出率提高10%左右,单位GDP能耗下降13.4%,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24%。发展循环经济对于缓解资源约束,保护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稳定扩大就业,推动绿色转型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践证明:循环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粗放型发展方式的根本变革;是实现资源永续利用,确保我国资源战略安全的重要保障;是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有效化解环境风险的有效途径;是推动绿色转型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新网广州7月21日电(记者蔡敏婕)广东省新能源循环经济零碳智慧产业园广州总部项目21日在广州花都奠基,预计2027年6月前投产,预计为大湾区提供不少于40%的动力电池再生材料。该项目由中恒源集团与花都汽车城发展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中恒智联(广州)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是广东省2025年重点建设项
近日,浙江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东阳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规划(2025-2030年)》意见的通知,为满足东阳市集中供热需求,贯彻执行《浙江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等相关要求,合理分配供热分区,在热用户相对集中区域实行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满足各类热用户的热能
城镇污泥处置是污水处理全链条的关键环节,也是“无废城市”建设中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领域。近年来,沈阳市聚焦污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目标,通过科学布局处置项目、创新技术应用模式,构建起“一南一北一西”三足鼎立的本域化全量化处理体系,为破解污泥处置难题、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提供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当地时间7月19日,开发商SkybornRenewables宣布,西门子歌美飒(SiemensGamesa)已被正式确认为Gennaker海上风电场的风机供应商。该项目总装机容量达945兆瓦,将采用63台SG14-236DD海上风机,单机功率通过功率提升模式可达15兆瓦,预计2028年初启动安装,建成后将成为德国波罗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1日,海南省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邀请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李璐,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级巡视员崔柏,海南省交通运输厅安全总监、运输与物流管理处处长李丽,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与科技财务处二级调研员滕文亮出席,介绍《海南低碳岛
国家能源集团2025年第二批给煤机集中采购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国家能源集团2025年第二批给煤机集中采购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50206422,招标人为国能(北京)国际经贸有限公司,项目单位为:国能滇南开远发电有限公司、国能(江苏淮安)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资金
在“双碳”目标与全球环保技术迭代的大背景下,由粤港澳大湾区洗涤商业联合会指导,广州加贝斯展览有限公司主办的2026中国(澳门)国际环卫、清洁设备及用品展览会(简称“澳门清洁展‘’)将于2026年3月18-20日在澳门威尼斯人金光会展A、B馆盛大举办。展会“智净未来·绿动全球”为主题,聚焦环卫清洁全产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5日,新疆天业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为发展石河子市新能源产业,助力公司走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公司与国电投(深圳)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项目公司,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十户滩工业园区200MW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该项目规划石河子及周边地区建设包含200MW光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2025年中国常减压装置产能迎来新一轮扩张,长三角、山东、东北三大核心区域地位愈发重要。2025年,中国炼油一次产能或将突破9.8亿吨/年。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转型与国内炼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双重作用下,2025年中国常减压装置产能迎来新一轮扩张浪潮。长三角、山东、东北三大核心区引领“炼化一体化”转型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2025中国武汉国际环境保护博览会环保技术设备全产业链展示2025年9月10-12日武汉客厅·中国文化博览中心中部绿色崛起承接产业转移倒计时50天!2025中国武汉环境保护产业博览会将于2025年9月10—12日在武汉客厅·中国文化博览中心盛大举办,品牌企业集聚,水、泵阀、大气、固废、环卫等环境全产业链展示,
日前,九江人大发布关于公开征求《九江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草案二次审议稿草稿)》意见的公告。详情如下:关于公开征求《九江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草案二次审议稿草稿)》意见的公告《九江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草案)》将于2025年7月底提请市人大常委会进行第二次审议。为进
7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出席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态势良好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部总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消息,广元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政协广元市第八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4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函,提到,积极推动光伏与储能、动力电池等产业协同发展,成功签约四川中孚源网荷储一体化+AI虚拟电厂等项目2个,中科瑞能新型铝基负极锂离子电池项目即将竣工。提早布局退役光伏组件回收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云南能投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公司目前一是全力推进67万千瓦风电扩建项目及马龙竹园5万千瓦光伏项目、会泽8.5万千瓦光伏项目等增量新能源项目建设,争取早日完建投运。其中马龙竹园5万千瓦光伏项目已于2025年4月30日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二是积极推进富源县南冲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四川广元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了关于政协广元市第八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4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函,其中提到,大力发展光伏产业。依托工业硅产能优势,多次赴通威集团及其合作伙伴洽谈年产30GW光伏组件、光伏玻璃等项目,积极开展HJT异质结电池项目论证,加快布局太阳能电池及
7月1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文件提出,积极稳妥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海洋新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即墨区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谋划储备远海漂浮式光伏项目,力争2030年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
7月11日,国际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CCUS)技术创新合作组织会员大会暨成立大会在京举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侯启军出席并致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兼国际合作部部长罗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区域办事处主任夏泽翰出席并致辞。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吕亮功主持。大会上,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山东青岛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统筹本地电网结构优化和互联输电通道建设,推进琅琊、寨里等500千伏骨干电网工程。加快微电网、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
7月10日,华电新能首次上市新股发行结果公告,网上投资者认购数量为21.86亿股、认购金额为69.53亿元,网上投资者弃购数量为823.09万股,网上弃购率为0.375%。经核查确认,共有419家网下投资者管理的4883个有效报价网下申购,申购数量为101312500万股,网下投资者全额认购。另外根据公告,本次发行初始
7月11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1047号提案的答复》。其中提到,上海将加快生活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编制“一厂一策”方案,明确飞灰回炉工艺监管要求,制定固体废物“填埋白名单”,强化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审批,推动协同利用处置。全文如下: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
2022年11月1日,在全党全国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主办的2022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北京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隆重召开。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朱黎阳在主持开幕式时指出,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奋进新时代构建新循环”,邀请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科学技术
此次发布的《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进展报告》立足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需求,梳理了国际国内相关重点领域标准化现状,探索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的框架和重点方向,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工作提供参考。
11月19日,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主办的2020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展望‘十四五’:循环发展新方略”,来自循环经济相关领域的各界代表齐聚一堂,群策群力推动我国“十四五”循环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部气候变化事务特别顾问解振华,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国家
2020年11月19日,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主办的2020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展望‘十四五’:循环发展新方略”,来自循环经济领域的各界代表齐聚一堂,群策群力推动我国“十四五”循环经济事业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部气候变化事务
11月19日,2020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论坛以“展望‘十四五’:循环发展新方略”为主题,为全面总结“十三五”以来我国循环经济事业在政策、科技、标准、模式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并深入研讨在“十四五”时期推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持续走向深入的各项措施,就生态文明建设和循环经济
2019年10月20日上午,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主办的2019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南京隆重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壮大绿色产业助力污防攻坚”,来自国内外循环经济领域的各界代表齐聚一堂,共同研讨发展循环经济、壮大绿色产业、助力污防攻坚的对策措施。“2019中国国际循环经济展览
2017年11月20日上午,在全党全国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之际,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主办的2017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及中国国际循环经济展览会在京开幕。本届论坛的主题是:ldquo;新时代开启循环发展新征程rdquo;,国内外循环经济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共同研讨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深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论坛
2016年11月23日上午,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一届四次理事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共有理事代表217人出席此次会议,会议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副会长李边卓主持。会议首先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凯同志作协会一届四次理事会工作报告,报告分别从战略规划与政策研究、科技成果评价与标准化工作、
能源资源约束、生态环境破坏、全球气候变暖是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需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为促进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技术创新,提升循环发展水平,11月23日上午,2016中国国际循环经济展览会(以下简称循环经济展)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开幕式由中国循环经济
作为2016中国国际循环经济展览会的重要论坛之一,2016年11月22日上午,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主办、能源基金会支持的循环经济促进法修法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京召开。本次论坛分四个环节进行:领导致辞、主旨演讲、主题演讲和专题讨论,论坛重点围绕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成效,循环经济促进法修订的思路及重
11月23日上午,2016中国国际循环经济展览会(以下简称展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开幕式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赵家荣主持。2016中国国际循环经济展览会在京隆重开幕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赵家荣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解振华,欧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