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技术正文

【培训教材】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方案(上册)

2015-11-17 09:37来源:污水处理工艺及典型案例关键词:污水处理厂运营污水处理生化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b做好运行记录每班应记录的内容有:主要仪表的显示值,各时段水泵投运的台号,异常情况及其处理结果。

3.2初次沉淀池的运行管理

1、运行操作人员应观察并记录反应池矾花生长情况,并将之与以往记录资料比较。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例如:反应池末端矾花颗粒细小,水体浑浊。且不易沉淀,则说明混凝剂投药是不够。若反应池末端矾花颗粒较大但很松散,沉淀池出水异常清澈,但是出水中还夹带大量矾花,这说明混凝剂投药量过大,使矾花颗粒异常长大,但不密实,不易沉淀。

2、运行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入流污水水质的检验,并定期进行烧杯搅拌试验。通过改变混凝剂或助凝剂种类,改变混凝剂投药量,改变混合过程的搅拌强度等,来确定最佳混凝条件。例如:当水量或水中SS浓度发生变化时,应适当调整混凝剂投药量;当入流污水水温或PH值发生变化,可改变混凝剂或助凝剂来提高混凝效果;当入水中有机性胶体颗粒含量变化,亦应及时调整混凝剂或助凝剂。

3、采用机械混合方式时,应定期测试计算混合区的搅拌梯度(G)核算其有问题时应用时调整搅拌设备转速或调节入流水量。采用管道混合或采用静态混合器混合时,由于流量减少,流速降低,会导致混合强度不足。对于其他类型的非机械混合方式,也有类似情况,此时应加强运行的合理调度,尽量保证混合区内有充足的流速。对于水力式絮凝反应池亦一样,应通过流量调整来保证其水流速度。

4、应定期清除絮凝反应池内的积泥,避免反应区容积减少,池内流速增加使瓜时间缩短,导致混凝效果下降。

5、反应池末端和沉淀池进水配水墙之间大量积泥,会堵塞部分配水孔口,使孔口流速过大,打碎矾花,沉淀困难。此时应停止运行清除积泥。

6、沉淀池应合理确定排泥次数和排泥时间,操作人员应及时准确排泥。否则沉淀池内积存大量污泥,会降低有效池容,使沉淀池内流速过大。

7、应加强巡查,确保沉淀池出水堰的平整。否则沉淀池出水不均匀造成池内短流,将破坏矾花的沉淀效果。

8、应经常观察混合、反应排泥或投药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进行维护,发生故障则及时更换报修。

9、定期清洗加药设备,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清扫池壁,防止藻类滋生。

10、定期标定加药计量设施,必要时应予以更换,以保证计量准确。

11、加强对库存药剂的检查,防止药变质失效。对硫酸亚铁尤其应注意。用药应贯彻“先存后用”的原则。

12、配药时要严格执行卫生安全制度,必须带胶皮手套以及其他劳动保护措施。

13、做好分析测量与记录。

3.3生化曝气池及二沉池的运行与管理

(一)传统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运行管理

1、 经常检查与调整曝气池配水系统和回流污泥的分配系统,确保进行各系列或各池之间的污水和污泥均匀。

2、 经常观测曝气池混合液的静沉速度、SV及SVI,若活性污泥发生污泥膨胀,判断是存在下列原因:入流污水有机质太少,曝气池内F/M负荷太低,入流污水氮磷营养不足,PH值偏低不利于菌胶团细菌生长;混合液DO偏低;污水水温偏高等。并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污泥膨胀。

3、 经常观测曝气池的泡沫发生状况,判断泡沫异常增多原因,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4、 及时清除曝气池边角外飘浮的部分浮渣。

5、 定期检查空气扩散器的充氧效率,判断空气扩散器是否堵塞,并及时清洗。

6、 注意观察曝气池液面翻腾状况,检查是否有空气扩散器堵塞或脱落情况,并及时更换。

7、 每班测定曝气池混合液的DO,并及时调节曝气系统的充氧量,或设置空气供应量自动调节系统。

8、 注意曝气池护栏的损坏情况并及时更换或修复。

9、 当地下水位较高,或曝气池或二沉池放空,应注意先降水再放空,以免漂池。

10、经常检查并调整二沉池的配水设施,使进入各池的混合液均匀。

11、经常检查并调整出水堰板的平整度,防止出水不均和短流,及时清除挂在出水堰板的浮渣。

12、及时检查浮渣斗排渣情况并经常用水冲洗浮渣斗。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污水处理厂运营查看更多>污水处理查看更多>生化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