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技术正文

我国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的工程应用盘点

2015-12-04 08:44来源:环境工程作者:王文坦 李社锋关键词:土壤修复技术土壤污染土壤修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3.2 工程案例

某有机氯农药厂,经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发现,场地中部分区域土壤存在有机物污染,主要污染物为六六六和滴滴涕,最大浓度分别达46.4 mg/kg和33.2 mg/kg,工程规模约为1000 m3。污染土壤主要为杂填层,粗粒(2~10 mm)含量在58%左右,砂粒(0.3~2 mm)含量接近25%,细粒(小于0.3 mm)在17%左右,综合场地污染物特性、污染物浓度及土壤性质,选用异位化学淋洗技术对该杂填土进行污染治理,修复后土壤中污染物去除率高于85%,均达到修复目标要求,项目系统设备运行成本约为300元/m3,淋洗剂及污水处理药剂的成本约为240元/m3。

1.4 固化/稳定化技术

1.4.1 固化/稳定化技术的工程应用

固化/稳定化技术使用的修复材料主要分为三类,包括无机黏合剂(水泥、火山灰质材料、石灰、磷灰石和矿渣等),有机黏合剂(有机黏土、沥青、环氧化物、聚脂和蜡类等),以及专用添加剂(活性碳、pH调节剂、中和剂和表面活性剂等)[9-10]。工程应用包括原位和异位两种处理技术,在国内的工程应用中,更多的偏向于使用异位固化/稳定化技术。异位处理系统主要包括土壤预处理、药剂添加及混合搅拌系统等。主要设备包括土壤挖掘设备(如挖掘机等)、土壤水分调节设备(如输送泵、喷雾器、脱水机等)、土壤破碎筛分设备(如破碎机、破碎斗、振动筛、筛分破碎斗等)、土壤与药剂混合搅拌设备(双轴搅拌机、单轴螺旋搅拌机、切割锤击混合式搅拌机等)。在修复实施过程中,土壤和药剂的混合程度是该技术能否成功应用的一个关键性指标,混合越均匀固化/稳定化效果越好,而对土壤的预处理破碎有利于后续与药剂的充分混合接触,一般要求破碎后的土壤颗粒最大的尺寸不宜大于50 mm。

1.4.2 工程案例

某电子电镀车间,经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发现,场地中大部分区域土壤存在重金属污染,主要污染物为铜、锌和银,最大浓度分别达1560 ,385,3306 mg/kg,工程规模约为2000 m3。污染土壤主要为粘性土和粉质粘土,污染深度1-4米。综合场地污染物特性、污染物浓度及土壤性质,选用异位固化/稳定化技术对污染土壤进行污染治理,修复后土壤均满足修复目标要求,项目综合成本约为600元/m3。

1.5 联合修复

我国部分土壤污染区域呈复合污染的特点,如果使用单一的修复方法很难达到有效的修复,因此需要发展多技术联合的修复技术[11]。对于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可将解吸脱附、化学氧化/还原、化学淋洗及固化/稳定化等技术结合使用。例如,化学淋洗技术在固化/稳定化修复的预处理阶段使用,可有效除去污染物中的一些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使固化效果更佳;在化学氧化修复之前,使用常温解吸技术可有效除去污染物中的一部分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减少氧化药剂的使用,降低修复成本。

(王文坦、李社锋等.我国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的工程应用与商业模式分析[J].环境工程,2016,34(1). 单位:武汉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原标题:我国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的工程应用盘点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土壤修复技术查看更多>土壤污染查看更多>土壤修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