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综合正文

【起底】2℃为何成为地球升温“安全线”?

2015-12-08 11:07来源:苏州新闻网关键词:巴黎气候大会碳排放全球变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利益 岛国1.5℃目标为何难实现

巴黎气候大会上,2℃目标再度成为一个热门争论话题。一些岛国强调,全球气温增幅控制目标为什么是2℃,而不是1.5℃?

据外媒报道,在195个巴黎气候大会与会国或组织中,有106个不发达国家称,将全球气温增幅控制在1.5℃才是具有人道主义的唯一可行路径,该说法也得到了联合国一些高级官员的支持。美国“气候中心”组织11月8日宣布,假如全球温度上升2℃,海平面将上升4.7米;假如上升4℃,海平面上升幅度则要翻一番,达到9.4米,气候“灾民”人数达到6亿。

杨富强说,“很多小岛国是贫穷脆弱的发展中国家,海平面上升后足以摧毁某些小岛国,他们在气候变化中遭受更大的危害和损失。”为避免遭受“灭顶之灾”,各岛国纷纷打响生存保卫战。基里巴斯政府去年表示,为应对海平面上升威胁,基里巴斯正积极谋划在海外购置土地,不得已时可能考虑举国搬迁。既然1.5℃目标更能保护小岛国,气候大会为何不将气温控制目标调低一点呢?答案是资金投入。去年世界银行一份报告称,1.5℃目标虽然可以显著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灾害,但会比2℃目标增加超过50%的投入。

前景 实现2℃目标难一蹴而就

既然2℃控温目标如此重要,它能否在巴黎气候大会上得到确立呢?

在哥本哈根大会遭遇了国际谈判的“滑铁卢”之后,各国对此次巴黎气候谈判抱有极大期望,希望能取得成果,取代即将过期的《京都议定书》,在2020到2030年之间建立国际减排的机制,但很少有国家认为此次会议能够一蹴而就地建立达到2℃控温目标的机制。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失败之处被公认为采取了自上而下的分配方式,即在建立于2℃目标基础上,给各国分配减排任务,以控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然而这个方案并未成功。

此次巴黎气候大会吸取了教训,采取了自下而上的方式,即让各国在开会之前就准备自愿减排的目标和方案,目前,大部分国家已提交了该方案。这一自下而上的方式的好处是,比较容易达成最终的协议,但是,其可能产生一个问题,那就是,有可能达不到2℃目标控制。根据很多国际组织的研究,目前把所有已提交自主减排方案国家的减排目标都加起来,可能最终还是会令全球平均气温升高2.7℃到3℃,这中间,还相差90亿吨到12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浓度的缺口。

不过在杨富强看来,这并不是什么问题。他认为,自下而上的方式目前看来政治上可行度比较高,即使达成不了2℃目标,至少可以先建立一种减排机制。

在柴麒敏看来,2℃是长期目标,愿景是到本世纪末。此次巴黎协议是体现2℃目标的阶段性成果,并非2℃目标的全部。到了2030年后,随着技术进步,科技发展,及一系列政策制度的实施,人类还有很多的机会可以去实现2℃目标。

原标题:2℃为何成为地球“安全线”?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巴黎气候大会查看更多>碳排放查看更多>全球变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