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综合报道正文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经济强县走上生态立县之路

2015-12-10 09:21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周雁凌 董若义关键词:生态修复生态环境山东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足不出户,鼠标一点,城市环境状况、辖区企业废气废水排放达标等情况,即可通过LED显示屏一览无遗。这是记者在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环境监控应急指挥中心看到的场景。

近年来,为有效提升辖区环境执法监管、环境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邹平县累计投入4000万元,建设完善环境监控应急指挥中心,包括环境自动监测监控等9个子系统和流域综合治理沙盘、环境教育基地等附属设施。

邹平县环保局局长王骥对记者说:“这套系统是集污染源监控、环境质量监控和视频监控于一体的智慧型、数字型、交互性环境监管处置平台。投运以来,在断面水质预警监测、事故应急处置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建设环境监控应急指挥中心,提升监管和预警应急能力,是邹平县推进环境治理、保障环境安全的重要一环。

作为全国百强县之一,邹平县的经济总量大,环保压力也大。为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群众幸福指数,邹平县牢固树立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立县战略,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工程,探索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良性互动之路。

坚持科学发展理念,推动产业集群发展、转型升级

近年来,邹平县紧紧围绕建设环境优美、产业高端、社会和谐、群众安康的现代化新邹平这一目标,不断推动转方式调结构,摒弃粗放落后的发展模式,牢固树立生态低碳的科学发展理念。

目前,邹平县已培植形成了涉铝产业、纺织服装、食品医药、冶金建材、装备制造、精细化工六大产业集群。为进一步培优核心产业,邹平县把铝业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核心战略产业,全力推进其向高精尖领域发展,力争通过3年~5年时间,打造成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2000亿级涉铝产业集群。

为有效提高发展质量,邹平县坚持存量调整、增量优化“双轮驱动”,在淘汰落后、创新引领、“腾笼换鸟”中推动产业脱胎换骨。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大力实施项目准入及退出机制,有序淘汰落后产能。2013年以来,累计关停淘汰“土小”企业273家,拒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57个。其中,仅今年就拒批了27个污染严重、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不能满足总量要求的项目。

邹平县扎实开展违规项目清理,对纳入全省清理名录的108个违规项目,严格按照淘汰一批、规范一批、完善一批的总要求,对污染严重且治理无望的项目依法责令停业、关闭,对在建或建成未正式投运项目依法责令停止建设并补办手续,对符合产业政策且达到环境管理要求的已有项目开展现状环境影响评估。

截至目前,42个项目已完成现场整治并开展环境影响现状评价工作,两个治理无望的化工项目已依法进行关闭并拆除到位。通过清理整顿,邹平县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兼顾社会、企业各方合理诉求,力求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

邹平县坚持把生态旅游作为融入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发展的重要抓手,着力构建南部山岳生态旅游区、北部乡村旅游和黄河文化旅游区等板块,将环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提升生态品牌影响力,以绿水青山赢取金山银山。

构建“治用保”流域治污体系,完善大气污染治理设施

为持续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邹平县积极构建“治、用、保”水污染防治体系,深入开展小清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目前,全县52家重点排水企业实施了污染源治理稳定达标工程,建成污水处理设施68台(套),日污水处理能力达47.5万吨。

目前,邹平县已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8座,小清河流域镇街全部建成污水处理厂,有效解决了城镇污水直排问题。其中,县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规模达16万吨,出水水质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

依托县污水处理厂,邹平县建设了日处理规模达10万吨的再生水循环利用工程。工程采用国内首创的石灰—粉煤灰工艺,对污水处理厂达标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后,直接用于电厂工业循环冷却水,每吨水成本不足0.8元,在年节约新鲜水3600万吨的同时,还可减少COD排放量1825吨、氨氮排放量183吨。

在县污水处理厂东侧,邹平县还建设了年处置干泥两万吨的邹平县污泥规范化处置中心,采用以粉煤灰为主要成分的脱水剂进行脱水,避免了使用化学药剂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实现了污泥的规范化处置。

原标题:经济强县走上生态立县之路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态修复查看更多>生态环境查看更多>山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