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市场正文

全国性碳市场启动“举步维艰”企业为何“按兵不动”

2015-12-15 10:29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边慧关键词:碳市场碳排放碳排放权交易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这意味着,我国从法律上规定了排污权归国家所有,从表面上看,我国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已经明晰。

但是王彬辉提醒道:“从环境资源产权分配的角度看,我国大部分自然资源和生存资源的使用权是无偿取得的。如果我国今后对碳排放权的取得仍保持无偿的规定,那么理论上配额的初始分配也必须采用无偿分配的方式。”

正如前文所述,这种分配方式妨碍了市场的公平性。王彬辉建议,需要先对碳排放权的取得代价作出明确的产权规定,进而制定相应的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

视角

碳排放交易事关你我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碳排放的重要性日趋显现。资料显示,在发达国家,居民消费碳排放已经成为主要的碳排放来源。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陈红敏认为,虽然技术的发展可以解决一部分减排问题,但它不能消弭人类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带来的影响,特别是在存在反弹效应的情况下。因此,必须转向通过促进个人行为转变来推动持续的减排。

据陈红敏介绍,个人碳排放交易因其通过强制的个人责任来保证排放控制而受到关注。“个人碳排放交易是一种将碳排放权分配给个人的总量交易政策工具,它可以通过设定不断趋紧的碳排放权总量来满足国家的减排目标。而交易机制的设计可以促进公众参与和低成本的减排。”

陈红敏表示,尽管覆盖整体经济的个人碳排放交易方案更能体现公平,且具有更好的碳预算功能,但是其高昂的建立和运行成本短期内可能难以被其收益所覆盖。因此,研究和开发具有可叠加功能的特定部门或领域的方案可能更易操作。

“但是,需要关注可能由此带来的公平性问题,特别是不同群体受影响程度的不同以及在规避风险上的能力差异。”陈红敏提醒。例如,就燃气、电力、交通排放而言,不同群体在这三方面的价格弹性有很大差别,需要进一步研究不同方案的不同效果。

原标题:启动全国性碳市场面临诸多挑战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市场查看更多>碳排放查看更多>碳排放权交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