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12月17日,由中国能源报社举办的第四届中国能源经济论坛在北京召开。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司巡视员牟广丰在会上表示,“目前国内对于雾霾形成机理众说纷纭,个人认为北京雾霾的形成是由人为的污染和地形地貌以及城市规划布局综合的原因造成的。”
除此之外,针对雾霾治理问题,牟广丰在现场还发表了哪些观点呢?请看牟广丰精彩发言全文:
新常态下我们做了很多努力,雾霾现象应该有所减缓才对,但雾霾反而越来越严重。有的同志们说,北京雾霾也成了新常态,而风和日丽、蓝天白云倒成了珍稀的资源。我们有的时候出差戏言,说这几天北京那么好你却出差了,是极大的浪费资源。
雾霾形成的机理是什么?
关于雾霾形成的机理是众说纷纭。我搜索浏览了一下关于雾霾的一些说法,那么有7、8种之多。有能源燃煤说,有工业粉尘说,有汽车尾气说,有农业化肥说,有地热挥发说。最近有一个80多岁的老专家说到雾霾的真原因了,说是土壤释放热挥发。有城市生活说,城市生活说包括家庭炒菜说、街头烧烤说、餐厅食堂中国菜馆油煎说。
我从环科院、北京市环保局都做了一些了解,概括起来可能是两方面:
一是污染源,包括外源和内源。
以天安门为中心、500公里为半径,在这个地方存在着3亿吨的水泥生产能力,3亿吨钢铁生产能力,3亿吨燃煤转换为火电生产能力,5千万吨炼油生产能力,乙烯生产能力,这就是外源说。北京市里稳定恒定的不少于3000多个工地,一边建好一边新开工,600万辆机动车,这都属于内源污染。
二是北京的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分自然地形地貌和人工地形地貌,自然地形地貌北京是三面环山,一个簸箕型的地形地貌。
人工地形地貌,北京是全世界高楼大厦最多的城市,又是环形布局,已经套到六环。二环路当时有城市规划的高标限制,一般是九层有的是十几层。那么到三环放开,从空中看北京好比一个体育场,成了“锅底状”,这样污染物也不易挥发。
高楼大厦又为能源消耗提供了基础,我们工业节能减排所腾出的一些容量,迅速的被民用占据,又有城市的“电老虎”。比如说高层电梯,高压供水、塔楼照明等等,所以说高层建筑消耗了很多的能源。
总而言之,北京雾霾的形成是由人为的污染和地形地貌以及城市规划布局综合的原因造成的,这是我讲的第一个观点。
“举国体制”可以控制雾霾
第二个观点,我认为雾霾治理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为的因素,为什么呢?2008年奥运会开会,最近APEC开会,9月3号的阅兵,通过人为的努力都控制住了雾霾。
奥运会时当年5月份就把周边几个省,包括河北、天津、山东、山西甚至包括内蒙和河南下达工业窑炉、锅炉停产这样的任务,包括济南、德州这些城市单双号运行。建筑工地从6月份基本上全部开始清理,建材市场也开始关闭,城里的街头烧烤一律关闭了。到8月份开奥运会的时候,确实保证了奥运会的天气。APEC不用说了,大家都知道APEC蓝。9月3号又出现了风和日丽的“阅兵蓝”。我认为我们这种体制可以称为“举国体制”,“举国体制”可以控制雾霾。
关键是我们能不能像对待阅兵,对待APEC会这样来对待雾霾。如果把雾霾提高到这个任务,我认为“举国体制”能够控制雾霾。这得算一笔账,就是关停500公里半径的过剩生产能力、安置这些工人、进行转产要算一个细账得花多少钱。我们政府强大的财政收入,强大的外汇储备,强大的银行、信贷、信誉担保,还有我们将实施的对外无偿援助,足以解决北京周边的一些问题。这是我讲第二个观点。
雾霾现象的启示
第三个观点,就是雾霾现象的启示,雾霾现象近年来日益严重,说明什么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说明我们结构失调、布局混乱、由量变到质变。在某种程度上大规模污染的时代快要到来,不是危言耸听。这说明前30年经济高速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我们走的并不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所以我认为这种发展不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不符合世界发展潮流,必须要转型走绿色发展之路。这就要从根本上重构国民经济的核算体系,建立绿色GDP系统,将生态环境保护的费用列入生产的成本之中,否则人们的身体健康,会越来越受到严重的威胁。民族的健康是我们繁荣复兴的基础,不注意这一点畸形发展,势必又回到100年前“东亚病夫”的状态,谢谢大家!
延伸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3年10月16日-19日,202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3)在北京如约召开。作为全球风电行业年度最大的盛会之一,这场由百余名演讲嘉宾和数千名国内外参会代表共同参与的风能盛会,再次登陆北京,聚焦中国能源革命的未来。在10月19日上午举办的风电设备循环利用专题论坛上,阳光时代律师事务所合
2021年元旦,是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它不单单意味着一个新年的开始,还意味着一个新的“五年”的开始。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起始之年。每个五年规划,都有每个五年规划的特点。“十四五”时期,环保工作也将迎来新的阶段。这句话不是虚的,而是实实在在的转变,它关乎所有参与环保工作的人士,特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口迅速膨胀,城市化规模不断扩大,环境污染现象日益严重。但同时,人们对以环境质量为首的生活品质要求逐渐提高,使得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增长。其中,以雾霾为首的大气污染问题尤为受到关注。主要污染物是PM2.5和O3统计显示,北京雾霾主要出现在1-3月、7
可再生能源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迷思与误解。比如,北京雾霾严重,原因之一是风电装得太多,阻止风刮进北京;光伏安装后有电磁辐射,对周围人身体有影响;光伏组件生产过程耗电跟自身发电相等,不划算;光伏都是骗补贴,浪费全社会的钱……这些谣言至今还在微博、微信上被很多人传播。面
11月30日,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发布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预计12月1-2日北京市将发生一次中重度污染过程。因此,北京市将于12月1日0时启动实施黄色预警措施。事实上,这已经是今年入冬以来北京市第3次启动黄色预警了。整个11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出现了四次重污染天气
11月30日,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发布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预计12月1-2日北京市将发生一次中重度污染过程。因此,北京市将于12月1日0时启动实施黄色预警措施。来源:华夏时报(chinatimes.net.cn)记者马维辉肇庆报道事实上,这已经是今年入冬以来北京市第3次启动黄色预
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北京空气质量备受关注。2011年,霾、PM2.5等专业名词进入大众视野。2013年起,北京全面监测大气中PM2.5浓度并向社会公布。2017年底,北京超额完成国家大气十条任务指标。中国天气网梳理十年间北京霾的成分、来源、PM2.5浓度等数据,发现北京霾十年来发生了这些变化。北京霾里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将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这样的绿色目标,需要更多的绿色工程参与,让资源富集地的绿色能源顺畅流动。今年2月28日开工的国家电网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正是这样的绿色工程。该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将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这样的绿色目标,需要更多的绿色工程参与,让资源富集地的绿色能源顺畅流动。今年2月28日开工的国家电网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正是这样的绿色工程。该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将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这样的绿色目标,需要更多的绿色工程参与,让资源富集地的绿色能源顺畅流动。今年2月28日开工的国家电网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正是这样的绿色工程。该
近年,随着习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推进能源体制改革的倡议提出,能源互联网这个概念变得越发火热。能源体制改革,一般所指我国二次能源结构亟需调整,即传统电能发、输、配、售等环节的配置进行优化。而如何高效实现这样的电力改革,从目前的观点来看则完全取决于我国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水
地热能是一种绿色低碳的本土可再生能源,具有储量丰富、分布较广、稳定可靠等特点,可用于供暖制冷、发电、工业供热、种植养殖等。大力开发地热能,对于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助力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意义重大。(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国殿斌黄嘉超)一、我国地热能
日前,国家能源局以2023年第4号公告形式,批准发布了310项能源行业标准。其中,包括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归口管理的29项标准。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可再生能源标准化管理中心组织有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有关重要标准进行解读,以飨读者。本期为第五期,聚焦生物质热电联产行业综合性标准——《生物质
近年来,我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迅猛。据了解,在相关政策指引下,截至2022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总装机能量为12.13亿千瓦,已超过煤电装机,风电光伏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可再生能源在保障能源供给安全方面的作用已经凸显。在日前举办的“国家可持续发展承德论坛”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分论坛暨洽谈会
2023年7月31日星期一上午8点为探索新能源绿色发展情况,三峡大学“绿电”发展成就观察队5名电气学子在老师的带领下踏上了前往荆门国能长源发电有限公司的路途。作为传统工业城市的荆门,开始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向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发起总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有序推进碳达
随着气候变化成为中国最重视的环境议题,一些曾在雾霾治理上发挥重要作用的环保组织发现它们需要新的思路来参与气候治理。在中国环保圈里,民间环保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这几年的发展有些与众不同。有人戏称它已经成为一家领先的科技公司。“确实,过去这几年,我的同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程序
到2025年,基本构建较为完备的产业链体系;到2030年,形成布局合理、产业互补、协同共进的氢能产业集群;到2035年,形成国内领先的氢能产业集群——日前,由山西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省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山西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对外公布,山西氢能产业发
到2025年,基本构建较为完备的产业链体系;到2030年,形成布局合理、产业互补、协同共进的氢能产业集群;到2035年,形成国内领先的氢能产业集群——日前,由山西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省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山西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对外公布,山西氢能产业发
秦皇岛市主推“光热+”清洁供暖改造,根据重点区域地理条件、电网燃气管网等敷设情况,注重改造成效,宜电则电、宜热则热,选择“光热+生物质”、“光热+电”等不同清洁供暖方式。
近日,这家发轫于闽西山区的环保龙头企业迎来了创建50周年华诞。半个世纪峥嵘,凭借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创新担当,他们实现了从环保行业“追随者”到“引领者”的跨越,成为营收超百亿、员工7500多名、技术领先行业的冠军企业。
7月18日,荆门市百万千瓦级水风光一体化重大基地项目开发协议签约仪式在荆门市发改委举行。市发改委作为甲方,与乙方国电长源联合体(国电长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丙方湖北能源集团联合体(湖北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林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在协议上签字
当前我国对碳中和理念的理解发生了本质性变化,一是过去实践经验表明环保治理的负向影响有限,测出经济可承受,高质量发展战略将增长与环保辩证统一。
2025年3月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举行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参加并回答媒体记者提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黄部长您好,这些年来,大家有一个明显的感受,就是天更蓝了、水更清了,我们身边的环境越来越好了。我想请问黄部长,去年的环保
9月25日(星期三)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郭芳,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董保同出席介绍情况,并答记者问。全文实录如下:新闻发布会现场(刘健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局长
首先思考一个问题:从“APEC蓝”到“常态蓝”,我们需要走多久?步入六月,夏意渐浓,从海陆清风到湛湛苍穹,“蓝”总像一抹沁人心脾的清凉,寄托了烈日下无限美好的向往。对于一位环保人来说,六月最难忘的日子便是六月五日——世界环境日,2019年世界环境日主场城市设在我国杭州,中文主题“蓝天保卫
改革开放之初,北京市的城镇燃气以人工煤气和液化石油气为主,且使用量很少。直到1987年,北京才开始使用天然气,30年后,到2017年,北京市用气量已跃升至164亿立方米,用气量在世界城市中位居第二,仅次于莫斯科。天然气已经成为首都的生命线能源。回顾改革开放40周年发展历程,以北京为缩影,北京燃
每当北京的天空变成蓝色时,朋友圈总会有一波刷屏,APEC蓝、阅兵蓝、两会蓝等词汇变得热门,每一次看见蓝天白云的机会都是珍贵的。其实,不止北京,北方的工业化城市大体如此,这是快速发展过程中,能源主要依赖煤炭和石油所留下的后果。而随着新能源的发展和人民环保意识的增长,煤改电供暖政策势在必
一花一世界,管中有乾坤。今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明天,中国将进入世人瞩目的“两会时间”。站在新的起点上,来自各地代表委员的好声音,将凝聚好各方智慧与力量,不断激荡新风候、成就新作为。焦点:低碳循环发展重点防治污染今年的地方两会上,多地在部署工作时,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大气污染问题呈日益严峻的趋势。根据最新的环境状况公报,我国地级以上城市中,空气质量为二级的占88%,二级以下城市占8.6%,而一级的只占3.4%。[1]APEC蓝阅兵蓝的出现说明我们有能力在较短时间内改善空气质量;但如何使空气蓝常态化,实现从根源上治理大气污染,是
不管出于政治需要,还是的确天公作美,北京进入九月以来的空气质量要明显好于历史同期。当APEC蓝、阅兵蓝等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时,公众显然不应该忽略京津冀周边企业的牺牲与贡献。中央在为保障首都每年若干次重要政治任务完成时所做的对地方的“敲打”,不啻为对中国国情下大气治理中国特色的最好诠释
近三年习近平谈环境观点集锦(最新整理)【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高度关注。环境保护和治理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水、大气、土壤
老百姓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当今时代,建设生态文明已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践行群众路线,解决老百姓心肺之患,并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战略思想。国家战略和民生层面,都对环保提出了更高要求。燃煤发电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PM2.5和臭氧形成的关键前体物,部分VOCs具有臭味和生理毒性,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危害巨大。2013年至今,国家陆续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削减行动规划》、《挥发性有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