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评论正文

【他山之石】美国环境信息化建设及其启示

2015-12-23 12:00来源:《中国环境管理》作者:张波 徐富春关键词:环境数据环境信息管理固体废弃物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环境数据仓库

EPA各业务部门为满足业务需求,分别建设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这些系统大多互不兼容,难于共享。为整合、集成相关业务系统和数据以获取综合性的环境信息,EPA的OEI通过从不同业务系统中抽取数据,整合形成环境数据仓库(EnviroFacts)。通过EPA网站让EPA内部及社会公众方便地查询空气、水、固体废物、有毒化学品毒、土壤等相关信息(图7是EnviroFacts查询界面)。目前包括空气设施(Air Facilities),有害废弃物数据库(Hazardous Waste Holders),超级基金场地(SuperfundSites),毒性化学物质数据库(Toxic Release Inventory Facilities)以及水污染排放设施(Facilities that Disge to Water)等的数据已经整合到EnviroFacts中(图8是EnviroFacts的架构示意图)。EPA还建设了业务智慧分析中心(BIAC),运用数据仓库和实时在线分析(OLAP)工具,通过统计图表等方式展现整合成果,提供决策支持。

环境数据传输与交换

EPA的环境数据的传输与交换依托中央数据交换系统(CentralData Exchange,CDX)实现,该平台提供单一数据申报及交换窗口,使EPA各部门、州政府环保部门、部落或环保团体、企业能够快速交换环境数据(如图9所示)。CDX目前已经扩展到与加拿大及墨西哥的跨境环境数据传输,是EPA数据采集、传输和交换重要的基础设施。

CDX基于互联网传输,采用最新的信息技术与工具构建,以提升数据交换的安全,其运作机制包括CDX Web及CDX Node两种:CDXWeb提供使用者通过Web上传数据进行数据交换;CDXNode提供“机器对机器”(machine-to-machine)的自动数据交换通道。目前已超过26万个用户在CDX上注册,50个州和9个部落运用CDX所提供的空气、水等相关环境数据,60个系统的数据CDX上交换,每年的交易数量超过80万笔,节省了大量数据传输、交换的时间与经费。

四 建议

美国CIO制度的实施保证了EPA信息化战略的有效实现。建议环保部借鉴其成功经验,逐步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实现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和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统一建设和运维,发挥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效益。

EPA非常重视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工作,建立了环境资料注册机制,解决了不同系统、数据库之间的标准化和语意冲突等问题。环保部制订了环境信息分类与代码、环境信息数据字典规范、环境信息术语等部分标准和技术规范,建议环保部参考EPA的环境资料注册机制,完善系统及数据库注册等相关技术规范,以有效管理日益庞杂的环境信息系统和环境数据库。

EPA的数据采集和交换依托统一的基础设施即CDX系统,环保部的数据采集比较分散,业务部门分别采集,不利于共享。建议环保部参考CDX的建设经验,统一建立环境数据采集清单(正面清单或负面清单)和环境信息传输和交换平台,规范采集、传输和交换环境数据。

EPA通过设施登记系统(FRS)实现了污染源和污染设施的登记和关联。建议环保部在环境数据资源整合工作中借鉴FRS的建设经验,建立污染源统一代码登记制度,为后续的排污许可证等管理提供支撑。

EPA业务智慧分析中心(BIAC)运用数据仓库技术,将信息系统适度集中化,实现数据的整合、分析及利用。环保部近年来开展了环境信息资源中心建设工作,将现有信息系统和数据集成整合并推动数据共享与服务。建议加强业务智能分析和数据挖掘等工作,建立统一的业务智能分析平台,为各部门提供数据分析和挖掘服务。

EPA的有毒物质排放清单(TRI)是环境信息公开的成功案例,建议环保部的环境信息公开和环境数据开放借鉴此经验,建立环境信息公开清单和环境数据开放清单,加强环境信息公开力度,提高环境数据开放水平,并建立公众反馈和互动机制。

(原文刊登在《中国环境管理》2015年第6期,“中国环境管理”(微信号zghjglzz)微信公众号。)

张波:(1971—),男,理学博士,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技术室副主任,研究员,研究方向:环境系统分析,地理信息系统。

徐富春:(1961—),男,工学硕士,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研究方向:环境系统工程、环境信息管理与应用。

原标题:美国环境信息化建设及其启示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境数据查看更多>环境信息管理查看更多>固体废弃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