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节能余热余压政策正文

发改委公布“十大节能技术和十大节能实践”项目

2016-01-12 13:31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节能技术节能实践余热回收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该技术拓宽了热泵空调和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使用范围,大幅提高了-25℃至54℃环境下的制热/制冷量和能效水平,可广泛应用于高温、低温地区的对制冷、采暖有需求的场合。主要技术指标该技术与常规空气源热泵技术相比,在额定制热(室外7℃)条件下能效提高5%—10%;室外环境-20℃时制热量提高50%—100%,能效提高5%—20%。

节能效果。应用该技术的空调器与常规空调器相比,年可节电16.3%。应用该技术的空气能热泵热水器与常规热泵热水器相比,年可节电24%。

应用领域。该技术对室外环境温度的适应性强,可在大部分地区推广应用。主要用于住宅、办公、酒店等场所的热泵型空调器、多联机、热泵热水器(机)、户式地暖机等设备。

中国“双十佳”最佳节能技术和实践说明

(节能实践)

一、河北省迁西县低品位工业余热用于城镇集中供热

利用钢铁厂的工业低品位余热,为城镇的民用建筑供热,替代原有燃煤热水锅炉,大幅度减少燃煤消耗,显著提高工业企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实现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创新了商业模式。

赤峰和然节能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利用迁西县城郊10公里外的钢铁厂低品位余热,为县城360万m2的民用建筑供热,替代了7台40吨燃煤锅炉。为实现系统稳定高效运行,项目研发了专用的新型立式吸收式换热器,降低一次网回水温度,实现大温差供热,提升余热回收率,提高管网输送能力;在热网和热源分别设立项目公司,把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简称EPC)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简称PPP)相结合,在低品位余热供热领域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网源

一体化”运营模式,实现供热运营模式和供热技术的变革,为推广工业低品位余热应用于城镇集中供热项目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模式。

按照项目一期工程运行状况,每年回收工业余热总量6.4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6.8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543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473吨,节约用水38万吨,总体节能率大于85%。

赤峰和然节能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改变了传统供热模式,将远距离的工业低品位余热用于城镇供热,并成功地商业化运营。其实践在工业低温余热利用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对我国三北地区供热热源日益紧张、能耗较高且周边工业企业低品位余热资源丰富的地区集中供热创新了一种商业模式。

二、中新天津生态城“零能耗”办公建筑

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公屋展示中心集成清洁能源利用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将建筑用能需求与城市能源系统相结合,最大限度地使用清洁能源,实现“零能耗”。

基于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阶段建立起多方案的建筑基准模型,综合考虑建筑物可能出现的复杂用能情况,进行日照、遮阳、天然采光、自然通风、地道蓄热等仿真模拟,为建筑方案提供被动式节能设计的依据。同时,基于光伏微网系统设计思路,与市电并网运行,实现光伏系统发电量与建筑能耗一致,实现了零能耗的设计目标。最大限度的利用清洁能源,并与建筑一体化结合设计,如屋面设计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采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耦合太阳能热水系统,实现可再生能源使用量占建筑总能耗的100%。案例采用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地道风技术、溶液调湿新风机组、毛细管网空调末端辐射系统等均为中国同期的领先技术。

公屋展示中心项目建筑面积为3467m2,与同地区、同一模型下参照建筑未采用各项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措施时相比,节能率为52.6%,每年运行可节约电能25.7万千瓦时(折合31.7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7.9吨、二氧化硫排放

0.7吨、氮氧化物排放0.3吨。

公屋展示中心项目从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各环节体现绿色建筑理念,系统集成运用绿色建筑技术,其实践对于推进北方地区新建建筑实现“零能耗”提供了一种路径模式。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节能技术查看更多>节能实践查看更多>余热回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