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综合评论正文

大赞“大治理不是几万亿”

2016-01-14 10:15来源:夏青说绿微信作者:夏青关键词:水十条污水处理夏青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水十条开始,赞美水、气、土大治里的词,最多的是多少万亿市场,什么5.3万亿、17万亿、35万亿......越说越大,其实这只是GDP崇拜论的又一反映,都什么时候了,已是“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新时代,环境大治理就不能跟老百姓的要求相联系吗?

陈吉宁部长就治土市场提出大治理不是几万亿,而是大过程的观点,如石破天惊,如拨云见日,怎么称赞都不过分,因为这是真经。没有科学技术的扎实功底,没有真想为人民干点实事的真情,是不可能出此大计的。

陈部长通过治土破几万亿之题,实在是破浮躁之风,立绿色大旗。此举抓的及时,抓得准,可以用六个字夸赞:懂土、惜钱、真干。

懂土

第一是懂土,人不吃土,吃的是土生土长的食物链,因此治土必须明确目的。从目标评估措施,不要为治而治。因为农田污染,可以更换土地作物避免食物链危害;可以通过提高有机质含量,从提高土壤质量入手減缓食物链危害;即使可能成为水污染源的工业重污染区,也应从除源、防淋溶、断径流等方面综合治理,以控制污染,是个综合管控风险的过程。所以他强调治土是个大治理过程,重点强调风险管控,要管控土壤污染风险,通过改变土地利用方式,而不是简单依靠巨大的资金投入,对污染的土壤要加强监测监控,不让污染继续发展。这个定位,与世界各国多年形成的治土方略一致。

惜钱

第二惜钱。各政府部门都希望多拿项目投资,多上大项目,以至于产能过剩,环境恶化。许多人认为,这正是环保部以治理为目的,多要治理投资的好时机,非也。陈吉宁部长想的不是钱,而是环境质量和治污效果。所以断然明确不是几万亿。投钱,是要有回报的,不能只谈环境效益、社会效益,而忽视经济效益。生态文明时代的环境治理新特征,最主要是绿色、低碳、循环。治土投入,选择技术首要是这三点。如果同样是治土,有治污效果的高产作物,肯定最受欢迎。又如,污水处理厂污泥是好肥源,因为重金属含量不能进土壤,若能节能、高效的去除重金属,污泥有机肥能安全进土壤,改土増产同时兼顾,这种技术也会受欢迎。总之,惜钱代表一种情结,珍惜人民的钱,要让钱能生钱,让环保在变废为宝、在青山绿水中挣钱,从不是几万亿的治理投入中,我们能看到更大的钱景,因为习总书记提出长江不搞大开发,实际是不搞大投资为表现的大开发,强调“以生态为基点的五位一体开发活动”。两相对照,中国治土大行动进入国家绿色发展快行道的前景更为清晰。

真干

第三真干。争上项目争投资,是GDP为王时代的政府主要职能。治土,可以在社会上炒到多少万亿,一时热闹,不可持续。陈吉宁这位年轻的部长不想循众人之后,而想干实事,不想出供人看的政策和标准,而要真落地,真的令我们这些老环保感动。比如:为了老百姓吃安全食品,有观点要把不能出安全食品的几干万亩污染土壤投资全治好,名为源头治理,这样干值得吗?代之以风险管控,高风险土壤治,不可种食物链作物的土壤换作物,需要跟踪监测积累数据的我们监测,花较少的钱,取得更大效益,但这需要埋头实干,出不了风头,但人民欢迎。

大家关注陈部长治土决策即将产生的积极影响吧。环保不是靠多少万亿炒作,而是靠全国上下共同实施的大治理过程,让环境质量、绿色发展的实效让人民认识环保。

原标题:大赞“大治理不是几万亿”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十条查看更多>污水处理查看更多>夏青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