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脱硫脱硝评论正文

请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嘉兴第三方治理能否破解环境污染困局

2016-01-20 08:45来源:嘉兴在线作者:陆成钢关键词:第三方治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机构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两种治污模式初步形成

2015年,市委政策研究室和市环保局曾就第三方治理这一课题启动研究。市委政策研究室社会发展处处长陆金泉说,从他们的联合走访调研看,目前,嘉兴市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主要有两种模式,即委托治理服务型和托管运营服务型。

陆金泉进一步阐释,两种模式的区别在于环境服务公司是否拥有治污设施的产权,前者拥有或者部分拥有;后者不拥有产权,只接受排污企业托管,负责其治污设施的运营和管理。

委托治理服务型,是指排污企业以签订治理合同的方式,委托环境服务公司对新建、扩建的污染治理设施进行融资建设、运营管理、维护及升级改造,并按照合同约定支付污染治理费用。在合同期内,环境服务公司通过运营确保达到合同约定的减排要求,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参与调研的第三方机构——嘉兴市派利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课题研究员陈佳美对两家企业印象深刻。嘉兴奥斯卡染整公司的污染治理,全权交由嘉兴艾尔瑞环境科技公司对水污染处理设施进行投资,并对原水进行处理,将CODCr浓度降至100mg/L以下后达标排放。而嘉兴市高翔纸业有限公司是原有的污水处理设施的基础上,由苏州科特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投资厌氧塔部分,并由其运行管理,帮助企业提高治污效率,节约成本,达到“近零排放”。

托管运营服务型,是指排污企业以签订托管运营合同的方式,委托环境服务公司对已建成的污染治理设施进行运营管理、维护及升级改造等,并按照合同约定支付托管运营费用。在合同期内,环境服务公司通过运营确保达到合同约定的污染减排要求,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如嘉兴市中王电镀公司、嘉兴市金鹰电镀公司均是由企业购置治污设施,由杭州市的一家环保技术工程服务公司提供技术与专业人士,负责对设施的运行、维护和管理,排污企业节约了管理成本,第三方治理公司则靠规模效益来降低成本。

海盐县环保局2015年底披露的信息显示,目前海盐县引入第三方治理的企业有3家,分别是嘉兴市兴欣标准件热处理有限公司、浙江友邦集成吊顶股份有限公司武原分公司和嘉兴市中威印染有限公司,涉及电镀、印染及金属表面处理行业。自开展此项业务后,上述企业均未发生超标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

三大层面约束尚需破解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虽在逐步推进,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依然亟待重视。在日前举行的嘉兴市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机制研究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有三大层面约束有待破解。

首先是在法律层面上,到目前为止,在法律上,仍然是“谁污染、谁治理”,污染的责任主体明确是排污企业。省环保厅科技合作处工程师胡智锋认为,在实际操作中,经济处罚可以通过协议明确转由第三方环境服务公司承担,但刑事责任无法转移,这板子还是要落在企业身上。这个法律责任不转移,也一定程度上会阻碍企业寻求第三方治理的积极性。

其次在政策层面上,目前除了市环保局的实施意见提出原则性措施外,还没有其他配套的可以实际操作的政策。此前也有第三方环境服务公司表示,现有的财税、金融等政策中,还缺乏对环境污染第三方市场治理机制构建的支持。在市场环境方面,还没有形成公开成熟的交易机制和双方对接的市场,信息平台、诚信体系等都还不健全。

在操作层面上的一些问题,也受到与会者的关注。一方面,部分排污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往往有意无意地忽视环保设施投入,更不愿意拿出一大笔资金交由第三方来处理自身企业的排污问题;另一方面,治污企业在起始阶段难以获得排污企业的信任,在业务承接、项目介入、设施配套等方面很难按自己的意向要求来启动实施。

此外,目前嘉兴甚至国内能够提供环境污染治理工艺设计、建设、运营的专业化环保公司较少,且技术综合实力参差不齐,环保市场自身发育不健全,排污企业较难找到合适的第三方治理企业等,都影响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主体和市场的培育。

市委政研室副主任钮月终表示,在第三方治理的制度设计上,政府可以发挥什么样的职能,职能边界在哪里,交易平台谁来搭建,这些都值得探索。

在市政协人资环委副主任沈玉良看来,第三方治理也存在风险。“对排污企业而言,它只是把污染治理转移到另一个企业。企业都存在逐利性,排污企业和治污企业可以形成利益共同体。所以不能说第三方就一定不偷排,一定就不会联合造假,可能在专业机构介入下,反而更隐蔽。”沈玉良认为,第三方治理对环保部门的监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还有与会者表示,盆景能否成为风景,还需时日。第三方治理虽然是趋势,但不能包打一切,适合哪些行业哪些企业,都有待分析。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是中央有要求,地方有需求的环保关联产业。”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朱少平认为,也正于此,需要将党政智库、企业智库、高校智库结合,探索形成第三方治理和共同治理的嘉兴体系。

受访人士指出,第三方治污是尽快扭转我国环境持续恶化的有效路径,应尽早寻求突破口,联合治污。然而在嘉兴乃至全国,显然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延伸阅读:

【重磅】关于在燃煤电厂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指导意见(全文)

原标题:嘉兴“第三方治理”能否破解环境污染困局?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第三方治理查看更多>环境污染查看更多>第三方治理机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