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工业废水评论正文

“亚洲最大地埋式污水处理厂”花落环保产业“门外汉”:论杭钢强吃环保项目隐忧

2016-02-20 08:45来源:华夏时报作者:马维辉关键词:环保环保产业杭钢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低价之后再调价?

低价竞标,后期就有可能逐步暴露出问题。一位知情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温州项目中标后的初步设计阶段,专家论证审查会上发现了一些漏项,需要在修改初步设计时补上。“例如,有一项是关于外接电力线路的,污水处理厂要求采用双电源,即从不同供电站匹配过来两条电力线路,而杭钢的设计方案中则少了一条,这至少是千万元级的投资。”他表示。

不过,根据协议规定,污水处理单价并不会因为追加投资而上调。在此情况下,企业如何“找平”?业内人士猜测,最大的可能性是后期调价。“完全具备调价的‘想象空间’,杭钢本身是省内的国企,具备与政府博弈的‘手段’,温州市也不是财政很糟糕的地方。”薛涛分析说,“最后,上调一毛钱,所有的问题就都解决了。”

北京金控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斌也表示,BOT协议中都会包含一个调价公式,未来涉及到CPI波动、水量变化、人工成本上升等因素变化时,按照法定流程可以进行调价。

上述知情人士称,目前温州市政府也对该项目有所担忧,认为中标价格偏低。2月17日,本报记者联系了温州市住建委,一位姓李的主任回应称,中心片污水处理厂这么大规模的工程肯定会有一些技术问题需要陆续完善,政府会按照招标文件的规定履行风险管理职责。目前,桩基已经进场施工,工程总体来讲比较正常。

杨斌告诉本报记者,过去的2015年,环保产业低价竞标之风已经愈演愈烈。未来,中标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博弈也会越来越多,这或许会导致一批烂尾工程的出现,低价低质的现象也将不可避免。由于环保项目的公共属性,这些问题最终还得靠政府兜底。

薛涛表示,2015年环保投资很热,环保资产在资本市场上的估值普遍偏高。而事实上,环保项目低价中标又越来越多。这就会带来一定风险。

而无论是政府兜底还是环保产业买单,都将造成环保项目的低质运行,最终导致环境恶化,危及公众利益。

杭钢转型大限

然而这些“门外汉”之所以投身自己所陌生的行业也有着自己的无奈。在薛涛看来,杭钢之所以低价拿项目,原因不外乎“转型”二字。

杨斌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当前经济形势不好,相对于化工、煤炭、钢铁等普遍亏损的行业来讲,环保产业至少还有8-9个点的利润率水平,所以吸引了众多企业“跨界”加盟。

这方面,杭钢早有铺垫,早在2000年就与清华紫光环保有限公司等6家股东发起组建了富春紫光。薛涛表示,虽然富春紫光相比行业大佬在技术、能力上没有任何优势,但起码拿到了“门票”。

“不过,理念必须落实在行动上。这一次,温州项目规模这么大,示范性这么强,作为本省企业,杭钢必须拿下,否则就等于宣告转型失败。”薛涛表示,“拿下温州项目,这在杭钢内部就变成了‘政治’,低价中标是‘政治正确’,而不是‘财务可行’。”

事实上,杭钢转型已是“箭在弦上”。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12月22日,杭州半山钢铁基地已经正式启动炼钢高炉关停措施,而半山基地是杭钢主要生产经营基地。

2月16日,《华夏时报》记者实地探访杭钢半山基地发现,这里大部分车间都已经停产了,烟囱不再冒烟,厂区一片寂静,偶尔才能见到一两名身穿工作服的工人。

三食堂对面的二层小楼曾被用作“解除劳动合同手续办理点”,如今这里已是人去屋空,墙上残留着《解除劳动合同人员办理离厂手续流程》、《办理解除劳动合同业务说明》和《关于转型升级解除劳动合同的离场员工支取住房公积金工作安排的通知》,时间落款分别为2015年12月29日、2015年12月31日和今年1月10日。

一位路过的工人向本报记者表示,半山基地目前基本都已停产,员工分流安置,一部分转岗,一部分退休,一部分解除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的约占30%-40%,按照工龄进行补偿,一年工龄折抵10160元。

杭钢宣传部向本报记者表示,目前杭钢只是部分停产,关于转型还没有成熟的想法和具体的计划纲要,不方便回应。

原标题:杭钢强吃环保项目隐忧:远低成本价竞标推高项目风险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