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除灰除尘评论正文

【钢铁环保】钢铁企业烟粉尘重点排放源分析

2016-02-23 09:22来源:环境工程作者:王珲 安登飞关键词:粉尘治理除尘系统除尘设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3结果分析

3.1全厂烟粉尘排放分析

根据表1对全厂烟粉尘年排放量的核算,烧结、球团、焦化、炼铁、炼钢和冷、热轧等主工艺的烟粉尘排放量占全厂的91.10%;自备电站和石灰窑等配套工艺的烟粉尘排放量占全厂的8.90%。在主工艺中,铁前的烧结、球团、焦化与炼铁等四个单元的烟粉尘排放量占比为73.13%,是炼钢排放的3.1倍。我国钢铁工业以长流程为主,铁前工序主要是对铁精粉和煤粉等原燃料的初加工,不仅原燃料的使用量大,而且冶炼强度高,烟(废)气排放量大。同时,这些工序使用及产出的矿料中含有大量灰分及杂质,在转运、冷却、筛分、装仓及卸车等生产环节中还会产生大量扬尘[6]。综合以上因素,铁前工序的烟粉尘排放量最多,这也是我国长流程钢铁生产的一个特点。

3.2各工序烟粉尘排放分析

就各工序的烟粉尘排放比例而言,烧结厂、转炉炼钢厂和高炉炼铁厂是钢铁企业最主要的三大烟粉尘排放源,其排放量分别占全厂的32.80%,21.42%和16.47%,总计为70.68%。针对各主要工序,研究烟粉尘排放比例最大的除尘系统或烟气。在烧结厂、球团厂、焦化厂、炼铁厂、炼钢厂、轧钢厂(冷热轧联合考虑)中,烟粉尘排放量最高的分别是:机头烟气除尘系统、焙烧烟气除尘系统、炉前焦库除尘站、出铁场除尘系统、转炉二次烟气除尘系统和精轧机除尘系统。各除尘系统占所在工序烟粉尘排放量的比例分别是:75.53%、88.11%、26.37%、52.12%、54.14%和62.81%。加快推进这些除尘系统的设备改造升级,提高除尘效率,可以对所在工序单元的烟粉尘治理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3.3重点烟粉尘排放源分析

根据表1各除尘系统烟粉尘排放量占全厂的比例,并结合实际烟粉尘治理与排放监测的需要,筛选出以下10大重点烟粉尘排放源:1)烧结厂机头烟气除尘系统,占比24.77%;2)炼钢厂转炉二次烟气除尘系统,占比11.60%;3)炼铁厂出铁场除尘系统,占比8.58%;4)炼铁厂料仓除尘系统,占比6.73%;5)球团厂焙烧烟气除尘系统,占比6.57%;6)锅炉发电机组烟气,占比6.21%;7)烧结厂机尾成品除尘系统,占比5.85%;8)炼钢厂铁水预处理除尘系统,占比4.82%;9)炼钢厂上料除尘系统,占比2.71%;10)焦化厂炉前焦库除尘站,占比2.61%。以上十个重点烟粉尘排放源占全厂比例总计为80.44%。为了改善钢铁企业的大气环境,也为了完善监测点位布置与监控体系建设,可以考虑率先对以上重点烟粉尘排放源开展除尘系统改造和排放数据监测。

4总结与建议

(1)本文通过对典型全流程钢铁企业烟粉尘年排放量的核算,分析得出了厂内烟粉尘排放的主要工序,并筛选出10大重点排放源。其中,烧结机头烟气除尘系统、转炉二次烟气除尘系统和高炉出铁场除尘系统三者的烟粉尘排放量最高,总计占全厂的44.95%。

(2)钢铁企业排放的烟粉尘主要来自于烧结、球团、焦化、炼铁以及炼钢的工业窑炉烟(废)气,具有排放量大、烟温高、阵发性强,且排放点相对集中等特点。在烟粉尘治理上,可以针对性的对这些工序中的重点排放源开展除尘设备改造升级和系统优化,包括电除尘器改布袋除尘或电袋一体化除尘、反吹风布袋除尘改长袋脉冲布袋除尘、除尘设备及系统的低阻力等风速设计等措施[7-9]。只有切实提高烧结机头及机尾成品除尘、球团焙烧烟气除尘、炉前焦库除尘、高炉出铁场及料仓除尘、转炉二次烟气及铁水预处理除尘等系统的除尘效率,降低排放浓度,才能确保钢铁厂烟粉尘总量减排目标的实现。

(3)在烟粉尘治理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末端排放的有效监测。由于全流程钢铁企业的排放点多且分布面广,短时间内全面监测的难度较大,且监测数据庞杂,不便于后期分析和管理。因此,可以考虑在重点排放源优先设置烟粉尘监测(控)系统,保证这些点位的排放达标,也就能监控住全厂80%的排放情况。不仅减少了环境监管的人力物力消耗,也节约了企业的环境监测设施初期投资,同时还能提高监测数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并遏止部分钢铁企业想在监测点位设置上鱼目混珠的可能。

参考文献

[1]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14年中国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回顾及2015年展望

[2]中国环境保护部.2013年环境统计年报

[3]王凡.冶金行业环境污染物的特征与监测技术综述[J].环境工程,2013,31(1):108-111.

[4]燕丽,贺晋瑜,汪旭颖,等.关于加强我国烟粉尘污染防治的对策建议[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6):78-80.

[5]沈海萍,卢瑛莹,黄冠中.浙江省工业烟粉尘总量控制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5,37(3):22-26.

[6]王维兴.关于钢铁企业烟尘排放和治理[J].中国钢铁业,2008,6(2):12-14.

[7]李东明,陈盛建.某炼铁厂高炉炉前除尘改造工程设计[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5,41(1):33-35.

[8]曹彬,叶敏,姜凤有,等.利用低压脉冲技术改造反吹风袋式除尘器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1,22(5):16-18.

[9]王冠,王海涛,张殿印.脉冲袋式除尘器的阻力分析[J].环境保护产业,2011,17(9):31-34.

延伸阅读:

【技术】钢铁工业废气污染来源与治理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粉尘治理查看更多>除尘系统查看更多>除尘设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