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评论正文

如何破解制约中国低碳技术发展的“软肋”

2016-02-23 13:50来源:《中外企业家》作者:宁晨希关键词:碳排放低碳技术低碳经济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一、低碳技术低碳经济

技术发展一直以来都是推进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每一次技术重大创新和革命,从生产过程来讲,低碳技术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区分:

一是能源结构层面,即社会生产利用的常规能源和新能源的结构比例,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低碳技术和低碳经济的发展层次,新能源使用比例越高,低碳经济的发展质量越高;

二是能源使用层面,即在常规能源使用过程中,如何通过技术改造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减少单位GDP产生的碳排放;

三是碳排放的处理层面,即能源消耗所产生的碳如何进行捕获和封存,减少碳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从技术类型来讲,低碳技术主要可分为三个类型:

一是减碳技术,主要指在传统高能耗领域,包括电力、冶金、交通和化工等领域所采用的节能减排技术;

二是无碳技术,主要指对风能、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过程中所涉及的技术创新;

三是去碳技术,主要指碳捕获和封存技术,即将产生的二氧化碳以合适的形式重新封存于特定地质结构中,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在大气层中的停留,这也是目前低碳技术领域最具潜力的一项技术。

节能减排技术、清洁能源技术和碳捕捉封存技术构成了主要的低碳技术,各领域涉及的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大概可概括为以下:节能减排技术主要包括化石能源的先进采掘技术、高耗能行业的节能清洁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改造、智能电网的应用技术、交通运输和建筑行业的节能技术等。上述技术创新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也成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抓手,但目前我国在低碳技术发展方面也面临较多制约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低碳技术地有序开发和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低碳技术面临的制约因素

1.低碳技术开发的动力不足

合适的激励机制是保障技术创新的有力条件,在低碳技术领域,企业的短期盈利倾向和技术开发的高失败率使得企业对低碳技术的开发动力严重不足。一方面,低碳技术所引领的低碳经济势必要求企业放弃现有的利益所得,投入巨量资源改变自身生产经营模式,包括投入大量的研发资源、升级相应的基础设施等,这些额外增加的成本在短期内不但不会增加企业收益,还可能严重影响企业盈利能力,即使长期来看低碳技术的应用有利可图,但对短视的企业而言,投入巨量资源进行低碳技术研发并不是可取的事情;另一方面,低碳技术的开发具有高风险性,在低碳经济前景不明朗、产业链条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进行技术开发的收益与风险并不匹配,即使开发成功,创新技术所带来的收益能否弥补成本具有较大不确定性,此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不完善也增加了企业进行低碳技术开发的忧虑。

2.低碳技术开发的基础能力薄弱

低碳技术开发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与任何一项技术创新类似,人、财、物都必不可少。人才方面,我国由于涉及低碳技术时间较短,低碳创新人才积累严重不足,尤其是领军型人才稀少,加之我国科技创新的氛围不足,科研人员在自主创新方面的原动力不足。此外,人才培养体系依然过于侧重“高碳技术”层面,对低碳技术人才的培养体系亟需完善;财力方面,我国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不足1.5%,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研究所、院校甚至企业在低碳技术研发方面面临较为严重的经费限制;基础设施方面,我国低碳技术研发受限于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大多集中于初级阶段,高端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严重落后,不同研发单位之间缺乏统一的信息标准,技术流动和交流效率低下。

3.关键技术领域创新存在障碍

在电力行业方面,我国在煤电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高参数超临界机组技术、热电多联产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步,但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依然存在问题,部分需要依靠发达国家的技术。在新能源技术方面,我国在大型风力设备制造、燃料电池设备、太阳能光电池设备和生物质能技术方面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新能源整体利用效率较低,低碳技术的开发具有高风险性,在低碳经济前景不明朗、产业链条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进行技术开发的收益与风险并不匹配,即使开发成功,创新技术所带来的收益能否弥补成本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4.缺少国际社会减排资金和技术的支持

根据《哥本哈根协议》,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相应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以协助发展中国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但由于国际政治博弈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发达国家的承诺无法有效落实,我国从国家社会获取的低碳技术转移相当有限,一方面先进国家对核心低碳技术持续封锁,另一方面过高的技术转让费也限制了转移的数量和质量。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排放查看更多>低碳技术查看更多>低碳经济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