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访谈正文

【深度访谈】两网融合——破解垃圾围城促再生资源跨跃转型

2016-03-08 14:44来源:资源再生杂志社关键词:生活垃圾固体废弃物工业固废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建立分类收运体系,改混合收运为分类收运。

广州在城市生活垃圾收运方面,是由政府出资购置454台餐厨垃圾专运车和有害垃圾专运车对分类投放的垃圾实行分类收运,共优化分类收运线路704条,升级改造压缩站91座,建立有害垃圾临时储存库60个,强化有害垃圾监督管理。

在完善农村垃圾收运体系方面,广州36个农村乡镇已全部完成“一镇一站(压缩站)”建设,6268个自然村基本建成了1个以上生活垃圾规范收集点,建立了“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市(区)处理”的农村垃圾收运体系。

在协同收运工作机制方面,广州市供销社将社区回收站点免费交给环卫工人使用,而低值可回收物则由城管收运系统分类收集和分类运输、由供销社再生资源企业按市场价格收购,回收企业与政府共担相关费用。

“市供销社把政府对低值可回收物每吨90元的补贴分配到分类、回收、处理环节,居民、环卫工人、企业等全都共享了利益,其中环卫工人在分类收运可回收物中增加了收入,而供销社企业也减少了运输成本,实现了多方共赢。”

潘永刚指出,通过参与垃圾和环境整治,处理低值废弃物的传统再生资源企业由于突出了环境要素而也在向环保企业转型,同时也能相应获得地方政府的土地及财政的优惠政策支持:“在当前再生资源行业持续低迷的现状下,来自于政府购买的服务性收入可谓雪中送炭。”

建立分类处理体系。

分类投放是源头,分类收运是枢杻,分类处理是目的。

广州在低值可回收物的循环利用方面,是由市供销社建设3个废玻璃资源化处理中心、1个废塑料(袋)资源化处理项目、4个木质废弃物资源化处理中心、1个大件废旧家具拆解中心和园林废弃物回收处理中心,对废玻璃、废塑料袋、废木质、旧木质家具和园林废弃物等低值可回收物进行系统化拆解、加工和循环利用。

原标题:头条 | 两网融合——破解垃圾围城促进再生资源跨跃转型的现实路径 ——访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潘永刚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活垃圾查看更多>固体废弃物查看更多>工业固废查看更多>